食物不仅暖了胃,更暖了心。角落里那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紧绷的线条在油光中渐渐柔和下来,眼中那份因为这几天风声紧而产生的阴郁和戒备,在食物的慰藉下暂时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疲惫却真实的满足感和对给予者的、更深沉的感激。江奔宇默默地看着,自己也拿起一块卤肉,缓慢而专注地吃着,感受着脂肪在舌尖融化的力量。这股力量,在黑暗中静静流淌,支撑着他们渡过这最难熬的后半夜。
困意终于在饱腹感的催动下如潮水般更加汹涌地袭来。没人再说话,只有极轻微的咀嚼余韵和最终归于沉寂的呼吸声。兄弟们各自找到了相对舒适的位置,沉沉睡去。
长条桌下,鼾声变得平稳而深沉;角落里的身影,也终于松弛了紧挨的筋肉;抱着算盘的何博文在满足的叹息后沉入梦乡,只有覃龙,即使在睡梦中,身体依然保持着一种易于弹起的姿态,右手里还下意识地捏着一小块啃干净的骨头,似乎随时准备应对危险。
江奔宇没有睡。他重新坐回藤椅,靠背的竹条发出微弱的呻吟。他没有闭眼,只是靠在那里,任由藤椅承受他全部身体的重量。黑暗中,他的眼睛异常明亮,如同两颗沉默的星辰。窗外无星无月,漆黑的夜色浓得仿佛可以拧出墨汁。然而对时间极其敏感的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黑暗正在一丝丝、极其缓慢地稀释——它在挣扎,它正在走向尽头。黎明,就要来了。
时间无声流动。不知过了多久,窗缝里透进的墨色,悄然渗入了一缕极其微弱的灰。它极其纤细,如同初生的菌丝,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宣告——黑夜将尽。
灰白的丝线逐渐增多、变亮,最后凝聚成一种稀薄的、朦胧的鱼肚白色,笼罩了整个东方。窗外的景物,从纯粹的漆黑混沌,逐渐显露出模糊的、水墨画般的轮廓——低矮错落的房顶、远处田野起伏的曲线、光秃秃的树枝张牙舞爪的剪影……
无需闹钟,无需呼唤。仿佛有一根无形的弦被拨动了。角落里、桌子下、靠墙处,熟睡的身影开始无声地蠕动、伸展。揉搓惺忪睡眼的,用力甩动僵硬脖颈的,压抑地打着巨大哈欠的……所有人几乎在同一时间苏醒过来。这是长期暗中在危险边缘生存养成的生物钟,对安全时刻的本能感知——天将亮未亮的时分,正是行动的相对好时机。室内残留的肉香早已被清冷的晨气和挥之不去的烟味取代,昨夜的温饱如同一个短暂的梦境。
大家默契地、悄无声息地开始整理。穿好半搭在身上的外衣,系紧松垮的裤带,将充作枕头的衣物拍掉并不存在的灰尘重新裹起。没有言语,只有眼神在微弱的天光中飞快地交汇,传递着未尽之意和再次确认的决心。动作迅速而轻巧,仿佛一群经验丰富的刺客在清理临时据点。
江奔宇也站了起来。藤椅发出轻微的解脱声。他活动了一下因为久坐而有些发麻的肩背,眼神清冷,如同打磨过的寒冰,昨夜的疲惫被彻底压入眼底深处,锐利的锋芒重新在瞳孔中凝聚。他走到门口,拉开门闩,没有立刻推开。一股潮湿清冽、带着泥土和初秋气息的凉气扑面而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他侧耳凝神,仔细倾听着屋外街道上最细微的声响。世界依然安静,只有远处零星传来的几声鸡啼,以及更远处码头上船的微弱轰鸣。
差不多了。
他拉开门,清冷的晨风瞬间涌进房间,冲散了最后一缕滞涩的烟气。光线骤然增强,鱼肚白的天幕下,小镇郊外破败的屋瓦、斑驳的墙壁都清晰可辨。江奔宇转身,面对着室内十几个整装待发、如同即将奔赴不同战场的士兵般的兄弟。
他的目光像磐石一样扫过每一张脸。声音不高,穿透清晨的冷冽空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清晰地回荡在小小的会议室:
“按着开会时说的。”
他停顿了零点几秒,似乎在用眼神给每个人敲下烙印。
“分头行事。”
又是一次停顿,语气加重:
“给我记住——”
他骤然提高的音调,如同淬火的铁器划破寂静:
“低调!低调!!再低调!!!”
每一个“低调”都比前一个咬得更重,锤击在每个人的心头。“要像影子一样潜入大地!要像空气一样消失在人前!别贪功!别冒进!安全,把事做成,比什么都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白!”
“知道了,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