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推辞了,这首歌毕竟是你写的,说不定有新想法。”班导的声音带着不容拒绝的恳切。
话音未落,他就被班导半拉半劝地拽向走廊尽头的排练室,走廊里回响着两人脚步的叠声。
排练室的门虚掩着,还没推门,里面就传来潮水般的歌声。
班导轻轻推开门,激昂的旋律瞬间涌了出来——那是李星文几天前为学院校庆晚会写的《追梦赤子心》,此刻正唱到副歌高潮。
十名合唱队的同学站成两排,握着歌谱的手随着节奏轻轻晃动,声音里满是年轻人的热血,却少了点他写这首歌时藏在旋律里的挣扎感。
李星文下意识地闭上眼睛,指尖在身侧轻轻打着节拍。
“怎么样,说说你的看法。”一曲终了,余音还绕着排练室的天花板打转,班导就转头看向李星文,眼神里藏着期待。
李星文睁开眼,目光扫过还在调整呼吸的同学们,思索片刻后开口:“整体很有激情,声部配合也很默契,但在情感的细腻度上还能再加强。”
他顿了顿,走到歌谱架前,指着副歌部分的那句歌词,“比如这里,‘向前跑 迎着冷眼和嘲笑’,现在的唱法太‘顺’了,其实可以试着用内心的声音‘吼’出来——不是扯着嗓子喊,是把那种被质疑、被否定后,咽下去的委屈和不服气全放出来,这样情感的起伏才够明显。”
“可按照你说的唱法,发音很难把握,万一跑调了怎么办?”班导皱了皱眉,他比谁都清楚音准对合唱的重要性,尤其是校庆晚会这种公开场合,一点差错都可能影响整体效果。
李星文却摇了摇头,语气很坚定:“班导,这句歌词的核心不是‘唱准’,是‘传情’。
你想,当一个人被全世界质疑的时候,他哪还顾得上音准?他只想把心里的不甘喊出来,让别人听见。所以哪怕声音有点颤、有点破,都比四平八稳的‘完美’更打动人。”
班导盯着歌谱上那句歌词,又看了看李星文认真的神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指尖轻轻敲着歌谱架的边缘,像是在心里重新梳理着演唱的细节。
这时,合唱队的同学们也陆续放下了歌谱,有人拿出水杯喝水,有人揉着发酸的喉咙。
班导见状,快步走到队伍前面,拍了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同学们,耽误大家几分钟,给你们介绍个人。这是李星文同学,他是……这首《追梦赤子心》的……”
“班导!”李星文突然轻咳一声,打断了班导的话。
这个时候班导想起,李星文不想自己是这首歌创作者的事情被大家知道。
班导反应很快,立刻改口:“李星文是我们班的优秀作曲系学生,这次特意请他来,给大家提提演唱上的建议。”
话音刚落,排练室里就响起一阵小声的议论。
站在后排的一个女生悄悄碰了碰旁边的队友,眼神往李星文这边瞟:“哇,他好帅,我还以为是哪个经纪公司来探班的偶像明星呢!”
“作曲系的?这么年轻,能得到班导的称赞肯定不一般。”
“班导太抬举我了。”李星文往前走了两步,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我就是站在创作者的角度,说点个人看法,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就好。”
接着,他把刚才和班导讨论的细节一一讲了出来:哪里该收着气息、哪里该放开嗓子,哪个词要咬得重一点、哪个旋律要带点颤音。
他没说太多专业术语,只是拿着歌谱,逐句示范着怎么把“委屈”“不甘”“倔强”这些情绪揉进歌声里。
原本还有些散漫的同学们渐渐竖起了耳朵,有人拿出笔在歌谱上标注,有人跟着李星文的示范轻轻哼唱。
站在队伍最前面的领队眼睛一亮,等李星文说完,他立刻带头鼓掌:“太感谢李老师了!你这么一说,我突然就明白这句歌词该怎么唱了!”
他转头看向队友们,声音里满是兴奋,“同学们,我们按照李老师说的再来一遍,这次一定能唱得更好!”
“好!”其余九人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比刚才更响亮。有人已经调整好了站姿,有人深吸一口气,眼神里多了几分之前没有的笃定。
李星文往后退了两步,靠在墙边,看着同学们重新拿起歌谱。
班导走到他身边,压低声音说:“我就知道你能帮上忙。”
他笑了笑,没说话,只是再次闭上眼睛——这次,他期待着能听到那句歌词里,真正藏着的“追梦”的力量。
音乐前奏响起的瞬间,李星文的指尖又开始轻轻打节拍。
当“向前跑 迎着冷眼和嘲笑”这句歌词再次响起时,他清楚地听到,那声音里多了点不一样的东西——不是完美的音准,却是能戳中人心的、滚烫的不甘。
一曲唱罢,整个排练室都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