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387集:《智能穿戴设备的伦理数据采集限制》

第387集:《智能穿戴设备的伦理数据采集限制》(3/3)

的标语,还有人戴着写满“数据”二字的面具,手里拿着被剪断的智能手表表带。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陈默走到林野身边,声音里带着一丝激动,“刚才有个记者说,已经有三家主流媒体准备直播这场发布会,还有十几家媒体会做专题报道。”

    发布会开始后,陈默先介绍了草案的核心内容,然后播放了几段用户采访视频。视频里,有年轻人因为智能手表采集数据被推送“脱发治疗套餐”,有孕妇被推荐“孕期保健品”,还有糖尿病患者收到了血糖仪的广告,而他们都没有授权过数据共享。

    “这些数据,不仅仅是一串数字,而是每个人最私密的身体密码。”陈默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当企业把这些密码当成赚钱的工具,当我们的心跳、睡眠、呼吸都变成他们牟利的筹码,我们失去的,不仅是隐私,还有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

    轮到林野发言时,他举起自己的星环S9智能手表,按下了关机键:“三个月前,我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手表上的睡眠报告;每次加班,都会盯着心率数据担心自己生病。我以为它是在保护我,可实际上,它一直在偷偷收集我的身体数据,把我变成了一个‘行走的数据样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会场里的人:“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要反对智能穿戴技术。我相信这些设备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帮助,但前提是,它们必须尊重我们的隐私,必须在伦理的框架内运行。我们希望《智能穿戴伦理限制》能尽快落地,让每一个人都能安心地使用这些技术,而不是被技术所绑架。”

    发布会结束后,林野的手机响个不停,有媒体想采访他,有用户想加入签名活动,还有几家智能穿戴企业联系他,希望能参与草案的修改。晚上,他打开手机,看到“支持智能穿戴伦理限制”的签名已经超过了3万人,微博上相关话题的阅读量突破了1亿,#我的心跳我做主# #拒绝数据收割#等话题冲上了热搜。

    一周后,工信部、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邀请陈默的团队、用户代表和企业代表参加,讨论《智能穿戴伦理限制(草案)》的落地细节。会上,星环科技的代表不再像之前那样强硬,而是表示“愿意配合监管,完善数据采集和使用机制”。

    又过了一个月,《智能穿戴伦理限制》正式发布,明确要求所有智能穿戴设备必须在6个月内完成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将禁止销售。整改内容包括:优化授权流程,禁止默认全量采集;加密存储用户数据,不得用于商业推销;提供便捷的数据删除功能,保障用户控制权。

    发布当天,林野收到了星环科技的推送,提醒他更新APP版本。更新后,APP首页弹出了“数据采集授权”的弹窗,列出了“基础必要数据”和“非必要数据”两个选项,每个选项下面都有详细的说明和短视频讲解。他只勾选了“心率”和“睡眠”两项,其他数据全部拒绝授权。

    “终于能安心戴手表了。”林野把手表重新戴回手腕,表盘上的心率曲线平稳跳动,没有了之前的发烫感。苏晚凑过来,看着他的手表屏幕:“现在不会再给你推药了吧?”

    林野笑着摇摇头,打开APP里的数据删除功能,之前两年的历史数据还在,他点击“删除全部”,很快收到了带有时间戳的电子凭证。他把凭证截图发给陈默,附上一句话:“数据流里的心跳,终于只属于我自己了。”

    陈默很快回复:“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推动《健康数据保护法》的立法,让更多人的生理隐私得到保障。对了,下周有个用户交流会,想请你去分享一下经历,愿意来吗?”

    林野看着手腕上的手表,表盘反射着窗外的阳光,温暖而明亮。他回复:“当然愿意。我想告诉更多人,我们有权利保护自己的身体数据,也有能力推动技术变得更有温度。”

    那天晚上,林野睡得格外安稳。没有了多余的数据流干扰,他的心跳平稳而有力,手表里的传感器安静地工作着,只采集那些他真正需要的数据。他知道,未来还会有新的技术出现,新的隐私问题产生,但只要还有人愿意为伦理和正义发声,那些看不见的数据流,就永远不会变成缠绕人心的藤蔓。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