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宗笑着应道:“好啊!”
何大清接着说:“走,咱们找个安静的地儿。”
易传宗提议道:“那要不就来我家,去我院里的八角亭那儿说话,那儿安静。”
何大清点头称好,于是两人便商议起来。
易传宗转身跟易中海打招呼:“易叔,我先走了,明天咱们有空再聊。”
易中海笑呵呵地回应:“行,你们忙去吧!老何好不容易找你有点事,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易传宗摆了摆手,转身朝东厢房走去。
易中海的媳妇听到声音,说道:“老易,我刚听到传宗的声音了。”
老易笑着说:“嗯,是传宗,他媳妇秀芝熬了点粥,说喝不完,传宗就端过来想给咱们。正好碰到老何和柱子,柱子说他喝,传宗就问他们吃了没,要不要喝点,柱子就把粥端走了。”
易中海媳妇疑惑道:“熬点粥?老易,你说秀芝这是啥意思?熬的粥留着明天早上当早饭不行吗?”
易中海可是个聪明人,他说道:“上次也是这样,我听见她俩的说话声,传宗他出去应酬,好像是去以前的林处长家了,现在林处长在冶金部当部长,升官了。
那次传宗应酬回来,秀芝也是准备好了粥让传宗喝,传宗不喝。传宗晚上向来不加餐,这次估计又是让传宗喝,传宗不喝,就送咱这儿来了。”
易中海媳妇有些生气地说:“秀芝这是怎么回事?传宗出去应酬又不是在外面胡来,整天熬点粥就非得让传宗喝吗?传宗不喝还强迫他。
再说了,不喝就不喝呗,留着明天早上他俩当早饭多好,熬个粥时间长,也挺麻烦的。”
易中海坐在那儿,小声且严肃地说:“本来传宗对她也没什么意见,我看啊!从传宗和李秀芝接触开始,他俩就是无意间凑到一起的,就像那些有钱人说的政治联姻。
但这场联姻对传宗没啥好处。我看得出来,传宗对李秀芝并没有男女之情,还老逼着他吃东西。
你也知道,传宗他爷爷是御医,晚上基本上吃个五六分饱就行,讲究养生。而且传宗他爷爷长大的,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传宗肯定不会受人逼迫,你看,传宗这不就开始有所表示了。”
易中海媳妇眉头紧皱,说道:“照这样下去,时间一长,传宗能和她长久走下去吗?
你看啊!秀芝没文化,没读过书,可传宗是大学生,现在都已经是处长了,才22岁就当上处长,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他俩在一起,就像有钱人家说的,怕是没有共同语言。再加上秀芝老是这样行事,他们俩能走得长远吗?”
易中海没好气地回应:“长不长远,咱们说了不算。但她要是再这么作下去,肯定长不了。
传宗本来就不是个爱计较的人,还重情重义。只要好好对待传宗,人勤快些,有没有文化倒也无妨。可她现在这样,肯定不受传宗待见。”
易中海媳妇无奈地躺下身子,说道:“是啊!传宗对她一直敬爱有加,两口子好好磨合过日子多好。
明明知道传宗晚上不加餐,还非要强迫他,这不是强人所难嘛。时间久了,两人能不出问题?老易,你说秀芝是不是觉得她自己怀孕了,就想拿捏传宗啊?”
易中海听了,没有搭话,心里暗自思忖:拿捏传宗?传宗怎么可能任由她拿捏?传宗和他娘小鱼儿一样,都是绝顶聪明之人,有文化,文采还出众。
当初小鱼儿落到他们农家,都没被他的父母拿捏住,反而把他们一家人拿捏了。
传宗可是小鱼儿亲儿子,他又怎么会轻易让别人拿捏住呢?他儿子和他娘一个样啊!都是聪明之人。
且不说易中海和他媳妇在那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易传宗来给他们送粥的时候,西厢房的贾张氏在一旁瞧见了。起初,她看到易传宗从拱门那边走过来,就一直在窗户边偷偷看着。
见易传宗端着个砂锅,便知道是给老易送吃的。
她心里不禁嘀咕起来:“有吃的也不晓得给咱点儿,真是为富不仁。咱们家这么穷,给点吃的又能怎样?
再说了,以前东旭跟着老易学钳工的时候,她可没少照顾老易家。家里缺啥,我们都上他家借,借了也就没还过,徒弟拿师傅点儿东西咋啦?还用得着还?”
“可现在呢,东旭跟着电工师傅崔师傅学电焊,日子可没以前轻松喽。天天早出晚归,回来累得不行,这都怪易中海,把她儿子给害了。
要她说还不如在易中海手底下干呢?跟老易那会儿从主任到下面的人都给他面子,啥活儿都不喊他干。
可在焊工班,他这个学徒就是大家的打杂工,有啥活儿都喊他去干。”
贾东旭听到老娘说道这儿,满心无奈,心里想着“想学门手艺咋就这么难呢?再说了,都是拿的是厂里的工资,师傅本来就该好好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