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工作忙碌,不去回想,也就不会那么难受。可今天,在这有着中华五千年历史传承的清明节,一年就这么一次,谁能不想起那些过往呢?
易传宗想到爷爷还有战场上牺牲的战友,还有那些十六七岁便不怕死、奋勇向前冲的年轻战士,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有了如今新华国的成立。
这时,夫人直接说道:“对,传宗说的话正是我想说的。咱们又没花别人的钱,我也没受贿,不过是穿两件新衣服,你伯伯还说我,说我小资作风。
我又没穿金戴银,就穿两件好衣裳怎么就不行了?我和你伯伯都有工资,我们一家四口花这些钱怎么了?
你伯伯还有出诗、出书的收入,不是捐了一些吗?留一些自己花又怎么了?”
易传宗赶忙小声地说道:“伯母,咱们现在倡导艰苦朴素的作风。伯伯和伯母,您们俩人现在就好比古代的君主和娘娘,您们平常的行为举止是在给全国四万万同胞树立榜样。
咱们新华国刚成立不到三年,肯定有人心里不服气,正拿着放大镜盯着呢?所以伯伯说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我知道伯母年轻漂亮,穿什么都好看,就算披个麻袋也是美的。”
夫人心里明白易传宗对她的夸奖与劝解,那些话句句在理。只是从前,总没人耐心倾听她倾诉心声。
以往她不过是在穿着上讲究些,饮食方面精致点,就总遭人非议。她觉得这些再正常不过,何需一一向人解释呢?
所以,听到易传宗的劝解她的话后,有错就点出来,有优点就夸出来,她不仅一点也不生气,而且还从内心里感觉终于有人理解她了,不禁开怀大笑起来。
这一笑,不仅夫人自己满心欢喜,两个小妹妹也跟着乐开了花。
两个小妹妹笑着问:“传宗哥,你说妈妈是美人,披个麻袋都漂亮。那我呢?我要是披个麻袋还漂亮吗?”
易传宗上下打量了她们俩一番,调侃道:“你们俩呀,要是披个麻袋,可比不上伯母。伯母是什么人?那可是犹如电影明星般的存在。
你们瞧瞧伯母身上的气质,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既要有学识涵养,又得自我修炼,才会有这般气质。”
领导听着易传宗夸赞夫人的话,不禁笑出声来。心里暗自思忖,这易娃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什么话都往外说,也不觉得害臊。
不过转念一想,怪不得有那么多女生喜欢他,这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可真强啊!
易传宗见领导笑了,便问道:“伯伯,您说我说得对不对呀?伯母是不是就是这样,哪怕披个麻袋都漂亮,气质还特别好。”
领导听了,又笑了起来,夫人也笑着看向领导,两人大眼瞪小眼,易传宗和两个妹妹也全都看着领导。
领导突然想起有人拍了一张庐山仙人洞照片,于是直接拿起笔,说道:“传宗,过来给我磨墨。”
易传宗赶忙起身,走到砚台前,往里面倒了几滴水,便开始不慌不忙、仔细地磨起墨来,一圈又一圈。
易传宗有个优点,就是做任何事都极为认真。不管旁人怎么盯着他看,他都不会分散注意力。
这一点让领导和夫人十分欣赏,他做事认真,开玩笑时又能就随口而出,诗句、诗词、政治等侃侃而谈,懂的就说,不懂的就记下来,还很有礼貌,虚心请教、谨言慎行。
这样样貌出众、知识渊博的年轻人,真是让人越看越喜欢。
领导拿过一张宣纸,易传宗便和他一起把纸铺平。
领导提笔写道:“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易传宗看到后,心想:这不就是前世流传的那首诗嘛。此时此刻,看来这几年领导和夫人的感情确实不错,领导对夫人肯定有某种程度的肯定与赞赏,夫人肯定有不少优秀之处,不然领导也不会为她写这样的诗句。
易传宗笑着问:“伯伯,您不留名留姓吗?”
这时,易传宗又对大妹妹和小妹妹说:“大妹妹、小妹妹,赶紧过来,咱们让伯伯写上落款,盖上章好不好?”
大妹妹和小妹妹连忙说道:“爸爸,爸爸,快写,快盖章。”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哈哈大笑,夫人也有些扭捏起来。
领导看着夫人此刻扭捏的样子,心里不禁一动,意识到自己确实忽略了她。虽然夫人脾气不太好,有点一点就炸,情绪甚至还不如小女儿稳定,但她心里藏不住事,有什么想法都表现在脸上,没有什么坏心思。
所以之前他一直劝她多读书、多修身养性。今天听了易传宗的一番话,他明白自己对夫人的关心实在太少,她其实就像个小女孩,喜欢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人,对于错误也希望有人能直接指出来。
以前他不太愿意这么做,因为他不管指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