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他们这是在山里头,附近只有他们一户人家。
借着光,他仔细一瞅,发现打着灯笼的是一个大姑娘。
那姑娘一手挑着红灯笼,一手提着木桶。
到了小河边,姑娘蹲下,把红灯笼放在身边,弓起身子在河里淘起米来。
那姑娘穿着粉裤绿袄,梳着一根大辫子,头上插着一朵通红通红的大红花。
姑娘的脸盘有红似白的,眉眼清秀又明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注:有红似白,东北方言,形容脸色白净,红润,面容姣好)
李小在河这边看的入了神,竟忘记了淘米。
姑娘淘完了米没有走,她还蹲在那没动。
李小这才手忙脚乱地把自己的米淘洗完。
等李小淘完米姑娘才站起来,提着木桶,举着红灯笼朝南走了。
李小眼瞅着红灯笼消失在了林子里,这才拎起他的木桶回家做早饭。
他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老李。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小就打着火把到小河边淘米。
那个姑娘又来了。
还是挑着红灯笼。
打这以后,他们两个每天都在河边淘米,见面。
直到有一天,李小早上起晚了,他出门时外头的公鸡都打鸣叫过了头遍。
他生怕错过了时间,急忙忙奔向河边。
他刚到河边,那姑娘打着红灯笼也来了。
姑娘对着李小盈盈一笑,然后低头淘米。
淘完米,两人隔着河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走。
李小鼓起勇气先开了口,他问:这位大姐,你要往哪去啊?
姑娘说:我回家去。
李小吭哧老半天接不上话,最后只能看着红灯笼冒出一句:你这红灯笼可真好看。
姑娘说:你喜欢可以借给你。
李小是个实在人,他说:你借给我了你明天使啥?
姑娘说:我家里还有,要不你来我家取吧,我给你一个。
李小说:我家里有上岁数的老爹要伺候,我走不开,再说我连你家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
姑娘笑了,说:咱们是邻居啊,我家就在南边的林子里,你回家跟你爹说,你爹就明白了。
姑娘要离开时天突然阴了下来,黑漆漆的,像是要下雨。
姑娘顺手把头上的大红花摘了一个瓣下来,丢到河里,花瓣漂到李小跟前。
姑娘说:你把这个拿在手里,就拿这个照个亮吧。
李小把花瓣托在手上,只见那东西有拇指盖大小,红莹莹地发亮。
他正想问姑娘这是什么,抬头时姑娘却已经不见了……”
………………
(本书到这个月末差不多就能完本了,下本书是以陈保柱为主角,故事从1950年开始,他与炭头的相遇……,第二年,正是咱小苏大夫父母双亡的时间节点。)
话说人家的书都是越写越靠近现代,咋我地书越写越往后头走捏?这要是真的写到昂帮爷爷年轻时,岂不是要写到民国,大清?0 0#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