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六零:退亲后我靠打猎暴富 > 第244章 迷魂夜,破晓

第244章 迷魂夜,破晓(1/2)

    “那是一个冬天,我爷跟着几个年轻的猎人在一片草原上猎狐狸,当时他们都想着把狐狸抓了,弄个皮帽子戴,于是大伙就开围。”白杜鹃一边说着故事一边往外头火堆里扔了几根木柴,让火烧的更旺。

    “他们抓了两只狐狸,不知不觉就走远了,等抬头往周围看时才发现四周茫茫荒野,连个人家都看不见。

    大伙都觉得这是迷了路,于是坐下来商量对策。”

    (注:这是狩猎的规矩,迷路后要先坐下来,静静心,这样才不至于太过慌乱,做出错误的选择。)

    “大伙觉得他们追狐狸跑出来的时间不长,肯定离最初的地方不远,他们正在商量的时候,远处又出现了一只狐狸,一个年轻猎人举枪就打,狩猎队伍里的把头想要阻止,但是晚了一步。

    枪响了,那只狐狸被打死了。

    把头只能叹气,吩咐众人上去拿皮走。”

    (注:特殊环境下,猎人只带走野兽的皮毛,不要骨肉,是为了轻便,行走时好携带。

    在本书的前面有些地方经常有读者询问为什么不带走肉,或是为什么不全拿走?

    因为冬天猎人携带很重的东西走山路很累,出一身汗是要出大问题的,所以有时会有取舍,只带一部分走,或是带皮不带肉,或是带肉不带皮。)

    “冬日天短,我爷他们的狩猎队一直走到太阳偏西。

    太阳落下后整个草甸子上都变的朦朦胧胧的,一阵冷风吹来,天空飘起了雪片……”

    故事讲到这里,苏毅安不禁打了个寒战。

    这跟他们遇到的也太像了。

    都是猎狐狸,都是这个时间段,都是最后飘起了雪……

    苏毅安瞪着白杜鹃,“我觉得这时候听这种故事不太好。”

    白杜鹃:“我也觉得,但是既然讲了,就没有说一半的道理。”

    苏毅安只觉得背后凉飕飕的,怀里的两只死狐狸也好像动了动。

    他猛地一抖,怀里的两只死狐狸掉了出来。

    一旁的馋狗两眼放光。

    二郎熟练地咬住了它的嘴筒子。

    馋狗:“……”

    肉就在眼前,却不能碰。

    真是让狗不甘心啊。

    口水滴滴答答顺着它的嘴角往下淌,滴在了苏毅安的裤子上。

    “馋狗!”苏毅安把流口水的狗脑袋往旁边推,“别弄湿我的裤子。”

    馋狗只好缩回脑袋,舔着嘴巴。

    白杜鹃捡起一只死狐狸,用手捋了捋狐狸身上的皮毛,“你怕啥,死了的东西是不可能活过来的……也许……不可能活过来。”

    苏毅安前一秒被她安慰,后一秒就感觉眼前一黑,“你这个也许……是什么意思?”

    白杜鹃轻笑。

    她就是死了以后活过来的。

    如果她现在告诉苏毅安她是重生的,恐怕他也是不会信的。

    “咱们还是继续讲故事吧……我爷说他们扒了狐狸皮后就往回走,可是一直到天黑也没有看到人家。

    再后来,他们看到前边出现了一个窝棚。

    大伙都很高兴,觉得看到了希望。

    于是大伙来到窝棚前,看到里面有一个在荒原上熬碱为生的老头。”

    (注:以前北方荒原人们日常生活用品里的‘大碱’是在锅里熬出来的。

    一到冬季,就有专门的熬碱,一大早起来到野外的碱泡子那里抠碱冰,上锅熬煮。

    碱除了生活之用外,还能熟皮子,以及造纸。

    一些勤快的老人为了图方便,就直接搭窝棚住在碱泡子旁边,一住就是一冬天。)

    “我爷他们几个年轻的猎人就问窝棚里的老头:大榆树怎么走?

    老头告诉他们:往东。

    我爷他们又问:多远?

    老头说:二里多地就到。

    我爷他们心里纳闷,要知道二里多地对他们来说没有多远,这又是他们走过的地界,今儿怎么就迷了路呢?

    最年轻的那个猎手不信,又问老头:真的才二里多地吗?

    老头说:对啊。

    年轻猎手问:那这里是什么地方?

    老头:杨家碱泡子。

    我爷他们几个猎手一琢磨,的确是有个地方叫杨家碱泡子,而且离他们要去的大榆树也就二里地的样子。

    于是他们告别了熬碱的老人,上路往东走。

    走哇走哇,也不知走了多远,前面又出现了一个窝棚。

    大伙想着再去打听一下路,于是上前推开了窝棚的门,结果傻了眼。

    窝棚里,还是刚才那个熬碱的老头。

    我爷爷他们说:怎么还是你呀?

    老头也有点懵:你们怎么又回来了呀?

    猎手们跟老头面面相觑。

    猎手们抱怨说:我们干走走不到呀。

    老头说:再走走看,不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