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乌纱劫血墨山河 > 第278章 宗教复辟案之烽燧堡劫(3)

第278章 宗教复辟案之烽燧堡劫(3)(2/2)

是张术士的,盘上还刻着他小孙子的名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园后真相

    黑暗里,谢明砚的短刀劈向笼门,铁锁“当啷”断裂的脆响在死寂中格外刺耳。李御史踉跄着扑出来,膝盖砸在冰泥里,溅起的冰碴带着股铁锈味——是刚流的血,他的官袍早就被血浸透了,硬得像块冻板。

    “这边!”林羽的铁链缠住个扑过来的仆役,往石壁上拽,那仆役惨叫着撞上去,怀里掉出本账册,在地上滑出老远,被谢明砚用火折子重新点亮的光映出几行字:“李御史,朝珠一串,作‘祭天礼器’”“张术士,星象图三卷,抵‘天命钱’百两”……最末页画着麒麟衔莲踏星图,旁边写着“莲家以旧园为秘坛,聚前朝余孽,编造假天命,铸伪玉玺,腊月廿三与黑风寨呼应,以‘莲神降世’为名逼宫”。

    谢明砚点亮火折子,水牢里的景象让人倒抽冷气:墙角的木箱堆着典籍、法器、玉玺坯,上面都盖着“莲”字金印,像一张张篡位的昭告;草堆里躺着几具尸体,有的还攥着未写完的奏折,有的怀里抱着残破的星盘,想来是不肯屈从的;暗格里藏着张祭天仪轨,红笔圈着“莲少主登坛,百官跪拜”,最末处标着“秘坛莲家旧园,主母莲氏,腊月廿三献祭品”。

    “这是莲家的伪坛!”林羽踹开个木箱,里面滚出个术士,正是张术士的弟子,他嘴里塞着布,眼里的泪把脸上的泥污冲成道道白痕,看见谢明砚手里的星盘碎片,突然“呜呜”地哭起来,像头受了伤的鹿。“他们要借天象造假,说自己是天命所归!”

    主母突然拍了下手,庵门被撞开,几十个仆役举着刀冲进来,为首的正是那个貂裘主母,她脸上的“慈和”全没了,腰间令牌刻着“莲”字,刀光在火折子的光里闪着冷芒:“敢破秘坛,让你们葬身莲池!”

    “李大人!”水牢口传来呼喊,巡抚带着官差撞开暗门,他的官服上还沾着雪,手里举着李御史的朝珠,“兄弟们,揭穿他们的假天命!”李御史抓起地上的短刀,往最近的仆役身上捅,刀没入半寸,他的手在抖,却把刀攥得死紧,指节都泛了白:“拼了!让这些乱臣贼子知道,天命在民不在妖!”

    笼里的人们被这声喊激得红了眼,张术士的弟子不知何时挣脱了布团,他扑到主母脚下,一把夺过对方怀里的伪玉玺,死死抱在怀里,泥水和血顺着他的衣襟往下淌,在冰地上晕开片暗红的渍,眼里却亮得惊人——那是读书人护道的决绝。

    (四)雪净园尘

    天快亮时,雪停了,露出远处的屋檐,像排卧在雪地里的玉兽。官差们押着主母和仆役往外走,他们的胳膊被铁链锁着,胸口的麒麟刺青被雪水浸得发涨,耳垂的痣糊着血和泥,看着格外狰狞。李御史被巡抚扶着,手里攥着那支毛笔,准备还给张术士的家人,他的指腹一遍遍摩挲笔杆上的“观星”二字,眼泪混着雪水往下掉,砸在笔杆上,冻成小小的冰珠:“就想护着这世道清明……怎么就……”

    莲禾蹲在莲家旧园前的老梅树下,把那块刻着“莲”字的木牌扔进火盆里,火苗“腾”地窜起来,把木牌烧得蜷成黑团,灰烬被风吹得四散,像从未存在过。“烧干净了。”她看着官差们搬出那些伪造的玉玺和谶语,堆在院里一把火烧了,火焰里飘出的纸灰,混着真正的梅香,“假的天命,假的神坛,都该碎。”

    巡抚的告示贴在老梅树上,红纸被风吹得哗哗响,却字字清楚:“莲家旧园改为‘劝学馆’,聘贤才讲学,藏历代典籍,凡百姓皆可入内观瞻,史册由官府校勘存档,谁也改不了。”谢明砚站在劝学馆门口,看着人们在院里晾晒抢回的典籍,有的在修补被虫蛀的书页,有的在誊抄珍贵的文献,阳光透过梅枝落在他们脸上,虽然带着伤,眼里却有了光——那是比任何“伪天命”都实在的,守护正道的踏实。

    李御史抱着巡抚递来的新砚台,坐在屋檐下写奏折,笔尖在宣纸上划过,留下清晰的字迹。他抬头对谢明砚笑,鬓角的白发上还沾着雪,却像株挺拔的老梅:“先生,史书的字里行间,藏着民心向背,写好每一笔,才对得起天下人。”

    风掠过江南的园林,带着梅香的清冽和雪水的湿润,真正的天命从不在谶语里,在百姓的心里,在史册的字里。只要民心不灭,再冷的寒冬,也挡不住春天的脚步……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