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寨后真相
黑暗里,谢明砚的短刀劈向笼门,铁锁“当啷”断裂的脆响在死寂中格外刺耳。阿虎踉跄着扑出来,膝盖砸在血泥里,溅起的血点带着股铁锈味——是刚流的血,他的皮甲早就被血浸透了,硬得像块铁板。
“这边!”林羽的铁链缠住个扑过来的喽啰,往石壁上拽,那喽啰惨叫着撞上去,怀里掉出本账册,在地上滑出老远,被谢明砚用火折子重新点亮的光映出几行字:“绣品百件,换火药十箱”“典籍五十部,换粮食千石”……最末页画着麒麟踏城池,旁边写着“莲家以黑风寨为总坛,聚各地余党,收罗财物军火,腊月廿三祭天,以‘莲神降世’为名举事,复莲家天下”。
谢明砚点亮火折子,地窖里的景象让人倒抽冷气:墙角的木箱堆着绣品、典籍、火药,上面都盖着“莲”字朱印,像一张张催命符;草堆里躺着几具尸体,有的还攥着未绣完的帕子,有的怀里抱着残破的书卷,想来是不肯屈服的;暗格里藏着张全国地图,红笔圈着十几个城镇,每个城镇旁都写着“莲党潜伏”,最末处标着“总坛黑风寨,少主莲生,腊月廿三登坛”。
“这是莲家的总巢!”林羽踹开个木箱,里面滚出个姑娘,正是春桃,她嘴里塞着布,眼里的泪把脸上的血污冲成道道白痕,看见谢明砚手里的桃花簪,突然“呜呜”地哭起来,像头受了伤的羔羊。“他们要把我们当祭品,烧了祭他们的假神!”
寨主突然吹了声牛角号,洞门被撞开,几十个喽啰举着刀冲进来,为首的正是那个蟒纹袍寨主,他脸上的“豪爽”全没了,腰间令牌刻着“莲”字,刀光在火折子的光里闪着冷芒:“敢闯总坛,让你们挫骨扬灰!”
“阿虎!”地牢口传来呼喊,赵校尉带着官差撞开暗门,他的甲胄上还沾着血,手里举着阿虎的令箭,“兄弟们,报仇的时候到了!”阿虎抓起地上的短刀,往最近的喽啰身上捅,刀没入半寸,他的手在抖,却把刀攥得死紧,指节都泛了白:“拼了!让这些反贼知道,咱汉人的骨头硬!”
笼里的人们被这声喊激得红了眼,春桃不知何时挣脱了布团,她捡起地上的碎木片,往寨主脸上划去,血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在血泥里晕开片暗红,眼里却亮得惊人——那是被欺压到极致的反抗。
(四)风扫残孽
天快亮时,雾散了些,露出远处的山影,像卧着的巨兽。官差们押着寨主和喽啰往外走,他们的胳膊被铁链锁着,胸口的麒麟刺青被血和泥糊得发紫,眉骨的痣像颗腐烂的瘤子,看着格外狰狞。春桃被未婚夫扶着,手里攥着那支桃花簪,指腹一遍遍摩挲上面的花瓣,眼泪混着晨露往下掉,砸在簪子上,冻成小小的冰珠:“就想绣件嫁衣……怎么就……”
莲禾蹲在黑风寨前的老松树下,把那块刻着“莲”字的木牌扔进火盆里,火苗“腾”地窜起来,把木牌烧得蜷成黑团,灰烬被风吹得四散,像从未存在过。“烧干净了。”她看着官差们搬出那些赃物,堆在寨前一把火烧了,火焰里飘出的纸灰和布屑,混着真正的草木香,“假的总坛,假的少主,都该碎。”
巡抚的告示贴在老松树上,红纸被风刮得哗哗响,却字字清楚:“黑风寨改为‘安民堡’,设官府驻守,流民皆可入内安居,分田授业,谁也欺辱不得。”谢明砚站在安民堡门口,看着人们在院里晾晒抢回的东西,春桃在补她的嫁衣,阿砚在整理残破的典籍,阿虎在检修烽燧的火药,阳光透过松针落在他们脸上,虽然带着伤,眼里却有了光——那是比任何“聚义旗”都实在的,安稳度日的暖。
春桃抱着未婚夫递来的新绣线,坐在屋檐下绣着桃花,针脚比之前稳了许多。她抬头对谢明砚笑,脸颊上的疤痕还没消,却像朵浴过火的花:“先生,等开春我出嫁时,给你绣个荷包,就绣桃花,保准比之前的艳。”
风掠过黔东的山岗,带着松针的清苦和泥土的湿润,真正的安稳从不在寨墙里,在百姓的笑脸上,在踏实的日子里。只要人心齐,再黑的风,也吹不散人间的烟火……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