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壮身体很好。只是这个年代的人平均寿命短,过了五十,就自认为时日不多了。虽然葛成林在大明负责水泥商会,已经是成熟稳重处事有方,但是把葛成林叫来不是接替副会长位置的。
葛成林来帕斯是接手梁思远的安全工作,梁思远接手赵士明的学院管理。赵士明,才是接手葛大壮的人。
这是葛大壮的建议,也符合简植的意思。
原先梁思远的工作,有很大一部份就是配合葛大壮。现在葛成林配合赵士明,葛大壮正好指点他的儿子。
简植去拜见诚意伯刘基,手里拿了一袋玛卡,另一只手拿着一个地球仪。玛卡可不是让老头努力行房的,虽然老头在帕斯已经有了贴身侍女。
玛卡,确实有保健身体,凝聚精神的作用。
地球仪就是架在一个滚轴上的一个木头球,简植在上边勾勒了陆地和大洋的轮廓。
刘基白须飘然,身体不错。人这一辈子,这才是一个聪明智者应该有的状态。
见面寒暄,两人落座。
太阳神教教义四册,已经编着完毕。老头想要详细叙说了着,可是地球仪太显眼了,话题就转到了地球仪上。
刘基:“这个,就是你说的地是圆球?”
简植:“我想象中瞎做的。浑天仪想必您老是知道的,据说发明于西汉,改进在东汉。”
刘基捋须:“《浑仪注》中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
浑天仪分浑象和浑仪两部分。
浑象的构造,是一个大圆球上刻画或镶嵌星宿、赤道、黄道、恒隐圈、恒显圈等,类似天球仪。
简植:“把这个地球,放到浑象正中,您老以为如何?”
刘基接过地球仪,简植顺手转了一下木球。
刘基:“地球在转?”
简植:“是啊,地球无时无刻不在转。”
刘基陷入沉思,许久后喃喃说:“天象有盖天说,有覆天说。老夫贯爱夜观天象,可是有很多星宿变化之后,并不在本位。如果地是球,也在其中旋转……。待老夫仔细想来。”
简植可不是要和刘基研究天象的。把经纬度完整理论化,提高准确度,有利于航海,才是简植的意愿。
简植把刘基从思考中拉回来:“天象学博大精深,衡之很难理解。这经纬度之说,还求您老化繁为简,也好让大洋航行的准确度提高。”
刘基恍然:“对对对。咱们先研究地上的,再研究天上的。这回,牵星定位必能准确无误。”
简植告辞离去。
把经纬度和牵星术交给老头研究是再合适不过。这老头在辅佐朱元璋打天下时,如果朱元璋不听从他的意见,而且这件事又不好解释,老头就往夜观天象上说。什么紫微星动、天狼抱残什么的,把朱元璋蒙的一愣一愣的。
船厂建造的船只种类,开始向蒸汽机帆船倾斜。商会的船,必须领先一步。
船厂,一个关着门的船坞里。
工物学院的人、赵填海和赵添海的徒弟们,在一起研究潜艇。上次简植回帕斯,把图纸交给工物学院就去美洲了,没来得及细说。
潜艇的壳子是两个凿出来独木舟扣在一起的,上边的小,下面的大。中间夹了橡胶作密封。螺旋桨在尾部,和尾翼在一起。驾驶员仰躺在里面,用脚蹬踩作为动力,用齿轮传动棒传到螺旋桨上。
潜艇有换气管和潜望镜。现在没有压缩空气,还不能主动控制潜艇的浮沉。好在有唧筒,用唧筒也能把压载水舱里的水排出去,虽然慢,但也能把潜艇的深度固定在一定的范围里。
大家一起想出来的潜艇使用方案是:偷袭敌人前,用大船载着潜艇到达附近。横过船身,或者用其他方法遮住对方视线,把潜艇放入水中。驾驶员控制潜艇潜到对方船下,把带有尖刺倒钩的炸药包扎在敌人船体上。然后离远了拉绳引爆。
执行完任务,潜艇会回到船边,伸出铜铃摇晃,由船上的水手用渔网把潜艇打捞上来。
亏得还没有进行实战演练,要不然,第一个拉绳引爆的驾驶员必死无疑。炸弹的爆炸力在水下传导的严重性,还不是现在的人能理解的。另一世的深水炸弹,离潜艇三十米都能让钢壳潜艇遭受巨大伤害。
做潜艇是很好玩的事情,简植也跟在船坞一起实验。
让玻璃工匠吹制大玻璃球,然后裁成半球,降温钢化后装在潜艇上。潜艇的深度设定是一米到两米左右,以敌船上的人不注意看不到为主,钢化玻璃完全能顶得住。驾驶员可以把脑袋伸到玻璃罩里。在天空晴朗海水清澈的条件下,驾驶员在玻璃罩里就能有很好视野,和潜望镜配合,驾驶员很好使用。
把炸药包装上铸铁壳,用钟表做定时器。驾驶员把炸药包扎在船底后,拉动的是定时器。定时器设定二十分钟,在这二十分钟里,潜艇得有多远跑多远。
人多力量大,潜艇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