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安心持家,这难道不是治国之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嬴政接过话头,声音如洪钟:“阿母说得是。当年商汤灭夏,不仅靠的是仁德,更有改进农具、推广井盐的举措;周武王伐纣,除了顺应民心,也改良了纺织、造车之术。所谓治国,既要定乾坤,也要安柴米。”他看向少府令,“造皂坊的产能如何?何时能供应全国?”
少府令躬身道:“回陛下,目前每日能产牙膏三百罐、香皂五百块、牙刷两百支。臣已在各郡设了工坊,照太后给的方子量产,三个月内可铺满三十六郡。只是猪鬃供应紧张,臣已命各郡收集屠宰后的猪毛,想来能解燃眉之急。”
“不够。”嬴政摇头,“让将作监设计木柄模具,用马尾、羊毛做刷丝,供军中与贵族用;寻常百姓仍用柳枝刷,务必让各阶层都能用得起。”他又看向李斯,“李斯,你牵头拟份《卫生令》,让各郡县将刷牙、洗澡的法子刻在乡校石碑上,教百姓们学着做。”
李斯躬身应道:“臣遵旨。只是《卫生令》若只说洁齿洗发,恐百姓觉得琐碎。不如加上用石灰水消毒水井、焚烧病患衣物等法子,合为一册,名为《防疫要术》?”
韩非补充道:“可让博士们在乡校讲授时,结合医书里的‘秽气致病’之说,百姓更易信服。”
赵姬眼中一亮:“此议甚好!昨日见太医令给士兵治疮,说许多病是因污秽而起。若能让百姓知道‘洁净能防疾’,比十副汤药都管用。”
蒙恬忽然出列,单膝跪地:“陛下!臣有一请——军中将士戍守边关,常因缺水难以沐浴。能否让造皂坊多产些浓缩皂块,一小块便能溶一桶水,供将士们擦拭身体?再配些防蚊虫的草药皂,定能提振士气!”
“准奏!”嬴政扬声道,“再加些薄荷牙膏给斥候,他们深入敌后,嚼一片能提神醒脑,还能掩盖口气,不易被敌军察觉。”
草原五王中的楼烦王斡赤斤的笑道:“陛下英明!咱们草原的斥候最爱嚼薄荷草,有了这牙膏,既能洁齿又能提神,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
阶下群臣听得心潮澎湃,先前存疑的淳于越也捋着胡须点头:“原来这小物件里,竟有这般妙用。若能让百姓少生病痛,确是功德一件。”
察哈尔趁机上前,捧着《灵台秘苑》道:“陛下,臣与张良昨夜观星,见天街星光芒稳固,想来胡兵短期内不会南下。倒是东方有客星出现,按《步天歌》注解,主‘远方有奇物传入’——说不定与太后这些新物件相呼应呢!”
这话引得众人都笑起来,连一直严肃的王翦都嘴角微扬:“萨满这是把观星术都用在香皂上了?依老臣看,不用等客星,咱们大秦的物件,将来定能传到远方去!”
嬴政望着阶下热烈讨论的群臣,目光扫过中原大臣的朝服与草原诸王的皮袍,忽然觉得这朝会比往日商议军政时更有生气。他起身走下丹墀,拿起一支猪鬃牙刷,递到冯劫面前:“冯大人,试试?用过便知,这‘小事’里的乾坤。”
冯劫接过牙刷,指尖触到细密的刷丝,又闻了闻旁边的薄荷牙膏,忽然笑道:“臣今日便破个例,回去定要试试。若是真如太后所说那般好用,臣便上奏,请陛下将这造皂之法刻入《秦律》,让后世子孙都知晓,大秦不仅有铁律,更有暖民之心。”
“说得好!”嬴政朗声大笑,“便这么定了!李斯,将今日商议的法子整理成册,名为《便民七事》,与《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一同颁布——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秦要的,不止是疆域一统,更是万民安康!”
铜钟再次敲响时,朝会已近尾声。群臣散去时,不少人特意走到案几旁,或拿起牙刷细看,或询问香皂的制法,连最守旧的博士们都忍不住驻足。忽兰与草原五王凑在一处,正低声商议着要给部落里的亲人捎些皂块回去;韩非则拿着块面皂,正与将作监的官吏讨论改良之法。
察哈尔和张良并肩走着,老萨满摸着胡须道:“徒儿你看,太后弄出来的这些东西,比咱们在观星台观测星象更能让百姓信服——毕竟,星象太远,而牙膏香皂的好处,一用便知。”
张良点头笑道:“老师说得是。所谓‘王道’,或许不在高远的星象,而在指尖的清凉、发间的清香、身上的洁净里。”
远处的将作监里,公输般正拿着新送来的猪鬃,琢磨着如何让牙刷更耐用;造皂坊的工匠们已开始熬制加了草药的浓缩皂块;而咸阳街头,孩子们拿着柳枝牙刷追逐嬉闹的笑声,正随着风,飘向更远的地方。
嬴政站在观星台上,望着那方传国玉玺,忽然明白——阿母那些看似琐碎的发明,实则是在为“既寿永昌”这四个字,铺就最坚实的基石。毕竟,一个连百姓刷牙洗澡都放在心上的王朝,才真正配得上“万世”二字。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