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 > 第222章 占卜学和星象学

第222章 占卜学和星象学(2/2)

卷,又翻开《步天歌》找到昴宿的星图:“昴宿对应西方,你们的判断没错。只是岁星运行缓慢,它现在的位置,预示的是半年后的事。依我看,多半是匈奴王的表兄弟北边的匈奴会南下,得让蒙恬还有草原五王早做准备。”

    她指着星图上的昴宿:“《步天歌》里说‘昴宿七星头发状’,其中最亮的一颗叫‘天街’,若它光芒变弱,便是胡兵要过界的征兆。你们本就熟悉星象异动,往后多留意这颗星,若发现天街星暗,立刻报给陛下。”

    察哈尔连连点头,把竹简小心翼翼地收起来:“老臣明白了!有了这简仪和典籍,钦天监的观测再不是‘猜度’,而是有据可依的判断!”

    张良摩挲着简仪的窥管,若有所思:“太后,这简仪能测星象的运行轨迹,那日月食的准确时间,定也能算出吧?”

    “当然可以。”赵姬转动窥管,“你看这黄道环,你们本就知晓日月运行规律,有了它记录数据,能精确到时辰。比如三个月后的朔日,会有一次日偏食,从辰时初刻开始,到巳时正刻结束,届时关中地区可见。”

    张良眼睛一亮:“若能提前预告,百姓便不会再信‘天狗食日’的传言!上次日食,虽钦天监提前预警,却因说不清具体时辰,仍有百姓敲锣打鼓引发混乱。有了精确时间,定能让民心安定。”

    “这就是星象学的用处。”赵姬合上书本,“你们深耕此道多年,这些工具和典籍能让你们的学问更上一层楼。化学能让大秦变强,星象学却能让大秦变稳。民心安定了,各项新政才能顺利推行。”

    察哈尔忽然跪下,捧着《灵台秘苑》给赵姬磕了个头:“太后远见!老臣执掌钦天监半生,总觉星象学问半隐半现,如今得了这些宝贝,才算摸到了门径!所谓‘天命’,原是能被观测、被解读的自然规律,掌握了规律,便能顺应天命,造福万民!”

    张良也跟着躬身:“臣愿随老师一同研习,将这些新工具、新方法融入钦天监的旧制,让星象之学真正为大秦所用。”

    赵姬扶起他们:“你们能明白就好。简仪就放在观星台,三本书你们拿去抄录,一份留给钦天监,一份送到博士宫让学子们研习。你们本就懂星象、知民心,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应天顺人’。”

    察哈尔和张良抱着书,又围着简仪看了半晌,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走到门口时,察哈尔忽然回头:“太后,老臣观星多年,早知大地时有震颤,只是无法预测。有了这些学问,将来定能摸清规律,提前让百姓转移!”

    “以你们的功底,定能做到。”赵姬笑着挥手。

    两人走后,猫小统跳到案上,用爪子拨了拨《梅花易数》:“宿主这步棋下得妙啊,他们本就精通此道,有了这些东西更是如虎添翼,用星象笼络民心再合适不过。不过三万积分花出去,现在只剩十二万了哦。”

    “十二万足够了。”赵姬望着窗外渐亮的星空,“下一步,该想想怎么把化学和星象学结合起来了。你们本就用星象指导农时,有了化学制作的精密计时工具,定能更精准……”

    她拿起《齐名要术》,翻到“稻作”一章,只见上面标注着“当北斗指向东南时插秧最佳”。嘴角不禁勾起笑意——当科学遇上传统,当积分兑换的知识融入他们深耕多年的学问,大秦的未来,只会比她想象的更精彩。

    远处的观星台上,察哈尔和张良已经架起了简仪,月光透过窥管,在刻度盘上投下清晰的影子。张良看着那些细密的刻度,对察哈尔说:“老师,有了这些宝贝,咱们多年的观测记录终于能派上用场了,定能让星象学问大放异彩。”

    察哈尔捋着胡须,笑得满脸皱纹:“是啊,咱们钻研半生的学问,总算有了能让它发光的工具。天高地远不再神秘,只要肯用心,天大地大,都在咱们的掌握之中。”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