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 > 第218章 绩效考核

第218章 绩效考核(2/2)

,朝笏重重砸在地上,“此法太过苛酷!官吏治理郡县,岂能如工匠造车般简单?遇上年景不好,百姓收成差,难道也要归罪于郡守?”

    “问得好。”赵姬看向田正坤,“田爱卿,若郡守推广了玉米、土豆,即便年景不好,百姓收成仍比往年高,这算不算政绩?”

    田正坤毫不犹豫:“算!上郡郡守李信,上月送来的试种报告说,土豆亩产竟达粟米五倍,这便是天大的政绩!”

    韩非补充道:“臣已在《孤愤》中写明,考核需分‘常绩’与‘变绩’。常绩是户籍、刑狱等日常事务,变绩则是推广新政、应对灾荒等难事。二者结合,方能显真才。”

    嬴扶苏忽然道:“儿臣以为,还该设‘监督吏’,由博士宫的学子担任,不隶属郡县,直接向廷尉寺负责。如此,官吏便不敢虚报政绩了。”

    “扶苏这主意好。”赵姬赞许点头,“就像作坊里的监工,既要懂手艺,又要公正,才能不让劣币驱逐良币。”

    李斯越听越心惊,忽然出列道:“太后此法,虽能激浊扬清,却恐动摇国本。试想,若官吏皆为求政绩急功近利,不顾百姓死活,岂非得不偿失?”

    “所以要加一条‘民评’。”赵姬看向三个公主,“阴曼,把你们做的‘民声簿’拿来。”

    嬴阴曼举起竹篮,里面竟是数十张麻纸,上面用不同笔迹写着字。“这是我们去各郡盐铺时,让百姓写的。谁卖盐足称,谁态度好,谁勾结奸商,都记在上面。”她指着其中一张,“你看,临淄盐铺的王吏,百姓都说他‘秤平如砥’,这便是最好的政绩。”

    嬴政拿起一张“民声簿”,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官吏,旁边写着“常给孤寡送盐”,墨迹虽稚拙,却透着真切。他忽然想起阿母常说的“水能载舟”,原来这“水”的声音,真的能记在纸上。

    “李斯,你觉得这‘民评’该占考核的几成?”嬴政将麻纸递给他。

    李斯看着纸上的字迹,手微微颤抖:“臣以为……三成。官吏做得好不好,终究要看百姓认不认。”

    “好!”嬴政拍案而起,龙袍的金线在晨光中流转,“便按阿母与韩丞相之意,推行‘绩效考核制’!韩非,你即刻修订《孤愤》,融入‘常绩’‘变绩’‘民评’三法;李斯,负责选拔监督吏,三日内拟定名单;蒙恬,从军中抽调精干,协助监督吏巡查各郡!”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