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宋:三元及第 > 第74章 下马威

第74章 下马威(1/2)

    十天后,黄忠嗣一行人终于抵达大名府。

    然而这一路目睹的景象,却让这位即将上任的河北路转运使心如刀绞。

    他在奏折里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五十万百姓死亡\"的统计数据,而实际一路走来,他可以断定未统计到的死亡人数恐怕还要翻倍。

    沿途遍地都是面如死灰的灾民,许多人饿得连挪动的力气都没有。

    最令他揪心的是那个四五岁的幼童——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体重不足十斤,就在他眼前生生断了气。

    他颤抖着掏光随身干粮想要施救灾民,可那点粮食连塞牙缝都不够。

    更骇人的一幕发生在官道旁:某个灾民抢到块饼刚啃两口,竟直接栽倒气绝。

    尸体尚未僵硬,围观的饥民已如鬣狗般扑上去,生生掰开死者牙关抠出含在嘴里的饼渣,连血带泥囫囵吞下。

    途中他们屡遭流民袭击,幸亏皇帝特派的十人皇城司禁军护卫随行。

    若非这些精锐甲士持钢刀硬弩开道,恐怕他们根本走不到大名府。

    黄忠嗣没有责怪那些暴民——当饥饿突破人性底线时,人便与野兽无异,求生的本能足以撕碎所有道德枷锁。

    抵达大名府驿馆后,黄忠嗣草草安顿好家眷王莺莺。

    顾不得洗去满身风尘,他换好官服,抓起装有任命文书的鎏金铜匣,带着三名护卫便策马直奔转运司府衙。

    马蹄踏在青石板上溅起的火星,映着他阴云密布的面庞。

    转运司门口的守卫在看到黄忠嗣身着的官袍与护卫后,连询问都没敢,便赶紧放行。

    待黄忠嗣刚踏入府衙没多久,就见到院内天井下躺着一名身着绿袍的官员。

    那人正坐在摇椅上晒太阳,见到来人后先是一愣,随即慌忙起身拱手道:\"这位上官,您是......?\"

    黄忠嗣斜睨了他一眼,冷声道:\"黄忠嗣。\"

    \"啊!原来是漕司尊台!\"官员慌忙躬身,\"卑职是河北路转运判官曲君瑞。\"

    \"呵,你这判官倒是清闲。\"

    曲君瑞闻言瞬间冷汗淋漓,赶忙解释:\"漕司,卑职......\"

    黄忠嗣直接抬手打断:\"张副使在哪?\"

    \"张副使带着几位同僚在城外巡视,正在勘察新井选址......\"曲君瑞话未说完,已被黄忠嗣摆手制止。

    \"去喊他回来,本官有事相商。\"

    \"下官即刻去办!\"曲君瑞如蒙大赦,匆匆告退。

    黄忠嗣踱步至内堂,随手扯了把椅子坐下。

    手指按在眉骨上轻揉时,脑中已浮现出转运副使的资料:

    张问,襄阳人士,年五十八。

    历任大名府通判、江东淮南转运使,曾因\"误军需\"贬知光化军。

    虽非新旧党人,却因青苗法疏漏致民变之事上书反对新法......

    \"当真是难缠的。\"他闭目长叹。

    原本按常例,若无自己这空降的漕司,张问本该稳坐转运使之位。

    今春河北路蝗旱交加,朝廷问责,加上自己调任,倒害得这位老臣平白降了半阶。

    虽说是圣意难违,可这怨气,怕是都落在自己头上了。

    想到此处,黄忠嗣忽然冷笑出声。

    难怪府衙这般冷清,连最基本的迎候礼数都不顾。

    说什么出城巡视新井,这大晌午的,倒像是专等着给他这新官来个下马威。

    不过还好,赵顼也预想到这种情况,提前给他给了授权。

    如今他的权势,已经堪比唐朝节度使,当然跟着他那十个皇城司密探,就是负责监视他的。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张问才带着六七个官员姗姗来迟。

    黄忠嗣瞥见来人,却仍纹丝不动地坐在椅上,仿佛眼前空无一人。

    张问快步上前拱手道:\"黄漕司见谅,老朽年迈昏聩,竟忘了您这几日到任。

    今日带人出城巡视未及相迎,万望海涵。\"

    说话时虽挂着笑容,眼角褶皱里却藏着几分敷衍。

    黄忠嗣闻言心中冷笑,面上却佯作恍然:\"敢问阁下是?\"

    \"转运副使张问。\"

    \"原是昌言公!\"黄忠嗣拖长声调,指尖轻叩扶手,\"当真辛苦......\"

    黄忠嗣脸色忽然一冷:\"但若是挖井就能解决问题,那河北就不至于饿殍遍地、尸横遍野了!

    张副使耗费民力做此无用之功,是为了日后给官家一个兢兢业业的形象么?\"

    张问闻言脸色大变:\"黄漕司,你莫要诽谤于我!我挖井乃是为了黎民百姓。\"

    \"呵,张口闭口就是黎民百姓?\"

    黄忠嗣甩袖指向门口方向,\"路边的尸体你没看到么?饿死了多少人你没看到么?

    你要是真为了黎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