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宋:三元及第 > 第56章 苏轼赠诗

第56章 苏轼赠诗(1/2)

    次日,无聊在家中练字的黄忠嗣忽然收到了一张特殊的拜帖。

    若是其他人的拜帖,他或许会直接拒了。但这个人比较特殊。

    半个时辰后,黄宅大门敞开,黄忠嗣与秦虹二人带着仆人站在门外。

    一辆马车正缓缓行来,待马车停稳后,车帘掀开,走下一名年约三十的男子。

    此人身高八尺有余(约一米八),方额阔面,颧骨略高,双目炯炯有神,眉宇疏朗,颌下蓄着长髯。

    黄忠嗣与秦虹连忙上前拱手:\"见过苏直史。\"

    来人正是后世教科书上的苏轼。

    苏轼快步下车回礼:\"忠嗣郎君有礼了。\"

    他心下略感诧异:先前听闻此人在紫宸殿上态度狂傲,本已做好被冷遇的准备,未料竟受到如此礼遇。

    \"苏直史快快请进!\"黄忠嗣侧身让出通道,三人行至正堂落座。

    待仆人奉茶毕,黄忠嗣开口问道:\"不知苏直史此次前来有何见教?\"

    苏轼放下茶盏笑道:\"忠嗣郎君莫再称我苏直史了,如今朝廷已有新命。

    不日便要启程赴任杭州通判。今日冒昧造访,实因读过郎君诗赋后心驰神往,特来结个文字之交。\"

    黄忠嗣闻言恍然。史载苏轼确因反对新法卷入党争,继而外放杭州。

    只是他隐约记得此事应在新法推行之后,当下虽觉时序有异,却也不便深究。

    忙道:\"苏通判唤我忠嗣便好。不瞒您说,我对《和子由渑池怀旧》《荆州十首》这些佳作可是倒背如流。\"

    \"既如此,你我平辈论交即可。\"苏轼捋须笑道,\"在下表字子瞻。\"

    \"那我便僭越了——子瞻兄!\"黄忠嗣朗声大笑,而眼睛看到旁边之人时,才忽觉冷落了友人,连忙引荐:\"这位秦虹兄乃我至交,亦是同窗知己。\"

    始终静坐旁听的秦虹起身长揖,苏轼亦郑重还礼。

    茶香袅袅间,三人对坐而谈。

    约莫半个时辰后

    三人逐渐熟络,苏轼不由得笑道:\"忠嗣与秦虹不愧为此届科举的英才,果然博学。\"

    秦虹连忙摆手:\"这都是黄兄的功劳。他知识渊博,我跟着学习才有此成绩。\"

    \"咱们就别瞎客气了。\"黄忠嗣笑着打断,\"你若太笨,我再怎么教也学不进去。说到底还是你自己用功。\"

    就在几人聊得火热之时,一名仆人进来询问是否要设午宴。

    黄忠嗣一拍额头:\"险些忘了!\"

    他忽然想起来一件事,苏轼可是个大吃货。

    连忙起身说道:\"子瞻兄,我听闻你酷爱美食,恰好有一道美食想邀你品尝。\"

    苏轼闻言眼睛一亮:\"忠嗣居然还知晓我的爱好?\"

    \"哈哈,那是自然!\"黄忠嗣招了招手就往门外走去,\"走走走,我请你吃烤肉去。\"

    苏轼也跟着站起身,有些疑惑:\"烤肉有什么特殊的么?\"

    秦虹闻言笑道:\"子瞻兄有所不知,黄兄的烤肉与平常烤肉可大不相同。\"

    \"哦?如何不同?\" 苏轼愈发好奇。

    秦虹神秘一笑:\"待会儿尝过便知.....\"

    苏轼被他说得心痒难耐,脚步不由加快:\"竟有这般讲究?快带路!\"

    秦虹落在后头,望着二人背影轻笑摇头。

    廊下清风徐来,隐约送来前头对话:

    \"先说好,若是不及樊楼炙鹅......\"

    \"若败了兴,我黄字倒过来写!\"

    两刻钟后,院中架起了一个特制的烤炉。

    其实是个大号火盆,里头堆着炭火,上面则架着铁条制成的架子。

    三人围坐院中,旁边的桌案上摆满各色调料:猪油、蜂蜜、酱油、磨成粉末的香料。

    还有成堆的羊肉串与今日新采买的时蔬——藕片、白菜、青葱与韭菜。

    黄忠嗣挽起袖子坐在炉前,抓过一把肉串架在铁条上。

    炭火渐旺,羊油滋滋渗出油花,他熟练地刷上酱油与蜂蜜,手腕翻转让肉串均匀受热。

    十几息后香料粉簌簌洒落,霎时腾起的香气勾得苏轼喉结滚动。

    \"忠嗣,你这香料里都有什么?香气怎这般勾人?\"苏轼盯着金黄油亮的肉串,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特制的方子。\"黄忠嗣转动着肉串笑道,\"陈皮茴香打底,配良姜、丁香、肉桂、八角,统共十二味香料研磨配比。\"

    苏轼闻言拊掌:\"论及庖厨之道,我竟要甘拜下风了。\"

    \"民以食为天,自然要多下功夫。\"黄忠嗣说着,将烤好的肉串递给二人,目光灼灼地等待评价。

    苏轼接过便咬,却被烫得龇牙咧嘴,连连哈气。

    黄忠嗣见状笑道:\"子瞻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