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宋:三元及第 > 第45章 省试初日

第45章 省试初日(1/2)

    大约半个时辰后,\"咚咚咚\"鼓声传来。

    靠在墙边休息的黄忠嗣睁开眼睛,眼中露出一丝精芒:\"要开始了。\"

    二十几名巡铺官在廊下走动。不久后,传唱声响起:

    【《孟子·梁惠王上》言:\"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今有司赋税繁重,刑狱滋彰,若欲\"施仁政\",当以何者为先?试以孟子之说,论\"薄税敛\"与\"强兵足国\"之调和。】

    黄忠嗣听完题目后闭目沉思:\"这题......\"

    他思考片刻后微微一笑,\"既如此,你们爱听什么,我就写什么。\"

    暗笑间,随即开始构思答案。约莫半刻钟后,他提起笔在纸上书写起来:

    【\"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乃以民本为纲,以养民为基。

    然今世赋重刑繁,民力疲敝,国用不足而兵备虚羸。

    欲调和'薄税敛'与'强兵足国',当以仁政为本,循天理、顺人情,使民富而国自强。】

    【昔者,文王以百里兴,齐桓因管仲霸,皆非恃苛敛严刑,而赖厚生养民。孟子谓'仁者无敌',非空言也。

    盖民为邦本,本固则邦宁;财为民命,命足则兵强。

    今若以暴取民财为强兵,犹割股啖腹,腹饱而身毙;若以薄赋养民为本,则如浚源疏流,水沛而舟行。】

    ......

    【综上,薄税敛者,施仁政之始;强兵足国者,行仁政之终。

    孟子曰:'彼陷溺其民,王往征之,夫谁与敌?' 民得养则仇敌其君,民得仁则效死其国。

    若朝廷以'省刑罚、薄税敛'为先,辅以均输平准、青苗助农,则民富而兵强,不待苛求而自至矣。】

    (备注:宋朝经义题是五选三作答,我这是简略版。)

    不过半个时辰,洋洋洒洒千余字已然写完。

    他放下纸笔,裹着被子靠墙休息。

    而他的表现,正被一名巡铺官收入眼底。

    两刻钟后,一名身着绯袍的官员来到考位前:\"你这是写完了?\"

    黄忠嗣一时发怔,考试期间官员不得与考生交谈,此乃违例之事。

    他疑心这是旧党设局,迟迟不敢应答。

    官员见其缄默,淡然笑道:\"莫要担心。是官家知你答毕,欲观卷子。若已完稿,我便收走呈递御前;若未完可继续作答。\"

    黄忠嗣这才恍然,轻声应道:\"禀上官,学生已答完。\"

    \"好。\"官员不再多言,径直收卷离去。

    望着绯袍背影,黄忠嗣嘴角微扬:\"看来自己圣眷之隆,犹在预想之上。\"

    不过他并不知道,自己这张卷子被收走后,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

    新旧党人接连获知消息。

    王安石仍是老神在在,毫无反应,甚至约束几个知情人就当不知晓此事。

    而文彦博、吕公着等人却有些坐不住了。

    他们没想到皇帝竟会提前调阅省试学子的试卷。

    自太祖立朝以来,还从未发生过这等逾制之事。

    相较于程序不合,他们更忧心的是:如此圣眷优渥,此子未来必成劲敌。

    文府内,两人神情凝重。

    吕公着率先开口:\"宽夫公,此事当如何应对?\"

    文彦博闭目沉吟:\"未料官家竟这般看重此子,此番倒是有些棘手。\"

    \"总该有所动作罢?\"吕公着眉间蹙起沟壑。

    \"呵呵,倒也未必。\"文彦博忽然睁开双眼捻须笑道:\"官家此举反是授我以柄。此番主考除冯京任监试官外,吕惠卿等皆属王党。待省试结束...\"

    他目光陡然锐利,\"我们联名弹劾其科场舞弊,且看他们如何自处!\"

    吕公着仍有犹疑:\"若官家直言乃御前调卷...\"

    文彦博露出一抹笑容:\"晦叔不必担忧,此事本就不合法度。咱们只要一股脑将事情往王安石等人身上推即可。届时......\"

    待他说完后。

    吕公着闻言沉默片刻:\"宽夫公,此事风险甚大。若是官家震怒,你我......\"

    文彦博起身行至窗边,推开窗牖凝视檐下积雪:\"我已六十有六,这般年岁早将生死置之度外。此事若不成,我自当独担其咎。\"

    他蓦然转身,目光灼灼道:\"太祖祖训明载'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言与黔首共治。而今王介甫倒行逆施,蛊惑圣听。\"

    他顿了顿:\"若真有雷霆天怒,某亦愿为此道殉身。\"

    吕公着急整衣冠,长揖及地:\"宽夫公真国士也!\"

    ......

    文彦博与吕公着此时仍然没把黄忠嗣放在心上。

    在他们眼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