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 > 第23章 无需急于一时

第23章 无需急于一时(2/4)

墨汁从笔尖滴落,一时竟忘记了继续书写。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楚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唤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全词唱罢,满座皆惊。

    吴巨看着群臣呆住的表情,松了一口气。毕竟是李白的经典之作,千古绝唱,即便放在当下也能让人叹为观止。

    “好!”

    不知谁率先起身拍案叫好,带动了整个大殿的掌声与欢呼。吕不韦、蒙骜、王龁、麃公、华阳太后、夏太后等人纷纷鼓掌,成蛟和魏磬也如粉丝般激动不已。

    这首词较为通俗易懂,即使是少数不懂诗文的武将也能理解其中之意。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般豪迈,不惜耗尽家财只为一杯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才是真正的气势恢宏,能以高起点保持高昂气势,实属不易!”

    “写得最妙的难道不是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吗?多么豁达!”

    众位文官围绕哪句诗最为精彩展开激烈争辩。

    不得不承认,这些文官酒酣耳热时兴致高昂,竟比武将更显狂放,眼看就要争吵起来,吴巨急忙上前劝和。

    他解释道,这首词每一句都同样出色。

    若换作他人说出这话,恐怕这群文官早已群起而攻之。

    毕竟其中不乏精通诗赋的七国名士,更有不少出身于儒家或稷下学宫之人,可以说,他们阅尽无数佳作。

    然而今日这首《将进酒》,却让他们大开眼界。

    这时,子楚也从诗境中回过神来,依照记忆挥毫写下全篇。

    “吴卿,这首词可有标题?”子楚询问。

    “就叫《将进酒》吧。”吴巨答道。

    “好!劝酒之词,甚好!”

    子楚连声称赞,随即提笔在词句间写下《将进酒》三字,并附上自己与吴巨的署名。

    他反复品赏,越看越喜爱,挥手示意侍从将其悬挂,供殿内众人欣赏。

    顷刻间,十余人围至这幅《将进酒》前,赞叹不已。

    “蛟儿,此词与你的辞赋相比如何?”子楚笑着问道。

    成蛟忙起身拱手,诚恳答道:“云泥之别!”

    “哈哈哈哈,你还年轻,未来尚长。”子楚畅怀大笑,似被这首《将进酒》驱散了之前的烦恼。

    旁边,夏太后目光微闪,说道:“大王,依臣妾看来,吴卿才华卓绝,见识广博,不如让蛟儿拜他为师,习练词道,也能开阔眼界。”

    “嗯……”子楚对此并无异议,转头问吴巨:“吴卿,你觉得如何?”

    “臣不过略具薄才,担当公子之师恐难胜任,若公子不弃,今后若有疑惑,随时可至寒舍,我定当倾力相授。”吴巨拱手说道。

    他暂时无意介入这场太子之争,因为其中的复杂远超想象。

    “嗯,这样很好。”子楚点头道,“蛟儿,你要记住,对吴卿要毕恭毕敬,虽未正式拜师,但也应以师生之礼相待。”

    “儿臣明白。”成蛟向子楚行了一礼,随即转向吴巨,恭敬道:“见过吴师。”

    “嗯。”吴巨微微颔首,接受了这一礼。

    吴巨坐回座位后,旁边的魏磬低声赞叹:“师父您真厉害,随口就能吟出一首词!”

    “别太张扬。”吴巨轻声道。

    忽然,他发现对面的吕凝正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那双眼睛亮晶晶的,仿佛湖水中闪烁的星辰。

    吴巨对她笑了笑。

    吕凝的脸色微红,慌忙移开视线。

    吕不韦全程观察着这一幕,心中暗叹,看来自己养大的女儿终究是要离开了。

    即便吕凝陷入吴巨的魅力之中并非坏事,可他的心里却总觉得不是滋味。

    “一首《水调歌头》,一首《将进酒》,为作词界树立了新的标杆。后人恐怕难以超越吴卿的成就。”一位年长的学者发自肺腑地感慨,引来众人附和。

    “可惜的是,烧刀子已经喝完了,不然边饮酒边聆听这首词,那该多享受啊。”蒙骜惋惜道。

    “哎,孟子说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世间万物往往难以尽善尽美。”一位儒家出身的老臣用文雅的言辞纠正道。

    若是平常,蒙骜对这类话语早已厌烦,但今天不知为何,或许是《将进酒》带来的豁然开朗,他竟觉得孟子的话颇有几分道理。

    “也无需太过遗憾,毕竟吴卿承诺日后还会继续酿造烧刀子,机会还有很多。”王龁在一旁说道。

    “有道理。”

    “不管怎样,今日能品尝吴卿的烧刀子,见证这首《将进酒》问世,这辈子也算无憾了!”麃公感慨道。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