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妃当场便闹了起来,负责看守大皇子府的御林军也不敢耽误,当下便派人入宫禀报,守在宫门外等着宫门刚一打开,便将这个消息直接递到了曹公公跟前。
等到皇上知晓后,连朝会都免了,当下便带人亲自去了大皇子府去查看情况。
结果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了一大跳。
经几名太医一起会诊后证实,大皇子的确是被人给打晕后挂上绑好的白绫上,妄图混淆视线让人以为大皇子是上吊自尽。
不仅如此,而且大皇子体内有慢性毒素堆积,中毒时间差不多就是在府中禁足的这段时日。
但凡再迟上十天半个月发现的话,那些毒素便能一点点腐蚀掉大皇子体内器官,瞧着仿佛是虚弱而亡。
“好好好,真是好大的狗胆,朕特意派人守得严严实实的皇子府,结果又是有人暗中下毒,又是有人明着谋杀还妄图伪装成畏罪自杀!”
皇帝狠狠拍着桌面上那封模仿得九成像的大皇子亲笔遗书,着实被气得不行。
“给朕狠狠查,查个水落石出,朕倒是要看看,这皇子府里里外外究竟藏了多少鬼鬼祟祟!”
他的皇子,就算真犯了十恶不赦之罪,是生是死,那也轮不到别人如此胆大包天的算计谋害。
更何况,大皇子本也罪不至死。
偏偏暗中这么多人等不及想要除之后快,这是摆明了怕最后对大皇子的处置结果不能如他们的意。
越是这般,皇帝当然越是明白大皇子打一开始就是直接被人给做了局。
很多人都想借这个机会彻底踩死大皇子,不再给大皇子任何翻身的机会。
再联想到林曦前几天呈给他的那些调查结果,其中一小部分被单独标明的异样与疑点,便足以知道有多少人掺上了一脚,恨不得将这滩水搅得越乱越好。
原本皇帝也没打算对大皇子做得太绝,毕竟再如何,这也是自己头一个皇子,纵然有错,也罪不致死。
如今,皇帝瞧着那些暗中愈发蹦得欢的人,就更加不想让他们如愿了。
……
帝王亲自追查,大皇子府里府外总共也就这么多人,所以很快便有了结果。
给大皇子下慢性毒药者的是府中一名下人,很快被揪了出来。
一番刑讯下,最后竟然指向了二皇子府的一名妾氏。
而那名妾氏当下就被皇上发话抓了起来继续审问,至于最后到底与二皇子有没有关系,暂且还不能下定论。
同时,昨晚上引开下人,偷溜进书房将大皇子打晕挂上白绫的人,也很快被找了出来。
正是当晚负责看守大皇子府的一名御林军。
那人很快就招了供,说是被人逼迫指使,若是不这般做的话,自己家中妻小都会被人给害死。
而指使那名御林军的人也很快被顺藤摸瓜找了出来,再次拐了几个弯后,不曾想幕后主使竟然直指安国侯府。
“你说什么,安国侯?”
皇帝当下便愣住了,毕竟这个答案简直比之前听到下毒幕后真凶,可能与二皇子有关更让皇帝难以置信。
不说安国侯现在人都还没好全,那可是太医一直跟着确认过来的,做不得假,哪里还有精力跑来费心费力害大皇子?
更何况,安国侯与大皇子之间压根就没什么特别的关系,好也罢,坏也罢,双方之间根本扯不上什么边。
无端端的,安国侯为何要谋害大皇子?
总不能是吃饱了撑着了吧?
“安、安国侯?这不应该吧?”
便是大皇子也一脸的不敢相信,下意识地便脱口而出表明他的质疑。
毕竟,他是真的觉得这个调查结果过于荒唐了。
偏偏一环又一环的证据还真就指向了安国侯,如此便愈发让大皇子觉得是有人暗中刻意栽赃陷害,故意将安国侯当成替罪羊。
“你老实跟朕说,安国侯不久前受重伤,是不是你派人做的?”
皇帝转念一想,或许这是一个思路。
毕竟报仇这个由头,解释起来才像个勉强站得住脚。
“父皇,儿臣可以发誓,从来没做过那等伤天害理的事,我与安国侯无冤无仇的,我派人去害他做什么?”
大皇子又喝了一次药,人没什么大事,不过差点被吊死到底是受了些罪,所以这会儿功夫脸色还是有些苍白。
又被皇帝这般一质疑,当下更是委屈得不行,甚至比当初在金銮殿上被人指责意图逼宫谋逆还要委屈。
毕竟逼宫谋逆什么的,实在太过荒唐,他都懒得多说。
但谋杀重臣这条罪名,却是比实际真实得多,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又背上这等污名。
“行了,瞧你这出息,没做过就没做过,父皇还能强行冤枉了你去?”
皇帝看着脸色苍白的大皇子,想到这祸不单行的差点丢了命,倒也难得温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