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养私兵、勾结朋党,意图逼宫……
一条条惊天大罪砸下来,实在是震惊朝野,偏偏这些人还一个个叫嚣着为大宣江山社稷安稳,请皇上务必严查圣裁。
一时间,整个朝堂都震动起来。
那些拥护大皇子的臣子自然严声力辩,大骂监察院的人胡说八道,恶心构陷,意图不轨,其心可诛。
而监察院的人自然高声反驳他们所言非虚,甚至还呈上一些所谓的证据,以此证明大皇子才是真正图谋不轨,有谋逆之心。
双方对骂,顿时朝堂喧哗得如同菜市场一般。
当然,更多人这种时候都聪明的闭上了嘴,可不敢随意出声站队。
毕竟涉及到谋逆大事,矛头还如此明晃晃地指向了大皇子,一看就知道这种浑水轻易不能沾染。
皇上被吵得耳朵疼,却始终不曾出声,就这般冷着脸看着朝堂上如同闹剧一般的争吵。
虽然早有所料,却还真没想到会是监察院的人会在大朝会上公然挑破。
而他的大皇子,此时反倒像个事外人一般,不言不语,不惊不怒,如此反应真真叫他都觉得意外无比。
一时间,皇上脑子有些乱,总觉得事情不应该如此发展,这种说不出来的失控感,让他很是不喜。
什么时候,监察院竟这般厉害、团结起来了?
想到黄卿昨日面见他时的谨慎做派,说是还需要一些时间进一步查证,毕竟事关重大,断然不能仅凭一些只言片语的异样,而直接做出不负责任的判断。
显然,皇监司那边也已经查到了些什么,只不过离真正做出结论还差得远,所以黄卿才会那般谨慎,哪怕他催促也不敢随意禀明。
比起皇监司,监察院的人还真是毫无顾忌,甚至巴不得将事情说得越严重越好,这是生怕不能一下子将大皇子给钉死在逼宫谋反的死罪上。
皇帝的确怀疑过大皇子有夺权之心,所以大皇子越是年长,对其提防与猜忌也就越严重。
可皇帝也不是傻子,有夺权之心并不代表一定就是逼宫谋反。
他的大皇子即使迫切地想要将他这个父皇取而代之,但如今却着实没有走到非得逼宫谋反的绝境上。
呵呵,真是有意思呀!
监察院突然间抢了皇监司的活,还跳得如此高,闹得如此狂,很难让皇帝不怀疑,背后有人想要借机扳倒大皇子,将储君争夺的浑水搅乱,从中谋利。
“够了,都给朕闭嘴!”
过了好一会儿后,皇帝这才出声呵斥。
他的目光冷冷扫过朝堂上的每一人,像是要将这些所谓的忠臣良将一一透过这层人皮,看清里头到底都装了些什么。
“大皇子,监察院对你的种种指控,你可有话说?”
皇上最后看向从事情发生到现在,始终一言不发、冷静到异常的大皇子身上。
这会儿功夫,他还真有些看不太懂这个儿子。
“父皇,儿臣只觉得荒谬无比,所以无话可说。”
大皇子出列,朝着上首的父皇恭敬行了一礼:“虽不知监察院为何要这般冤枉儿臣,甚至儿臣对于如此荒唐之事完全不屑回应。但父皇在上,儿臣不敢对父皇有任何隐瞒,不论如何,儿臣绝无逼宫谋逆之心!”
他甚至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也没有央求父皇明鉴,只是这般简简单单的向他的父皇做出明确的表态,绝无逼宫谋逆之心。
这样的大皇子,倒是比着从前多了几分说不出来的气魄,让不少朝臣都暗自点头,心中对其所言信了几分。
的确挺荒唐的,毕竟身为皇长子,各方面条件在众皇子中又都占据了优秀,如此情况下,大皇子但凡脑子没坏,就不可能去走逼宫谋逆的下下路。
至于蓄养私兵、勾结党朋,这两条罪名若是放到臣子身上,那么还真能直接与逼宫谋反划上等号。
毕竟,臣子野心过大,想要篡位,那就只能走这逼宫谋反这条件,乱臣贼子也只有这条路。
可大皇子能跟那些乱臣贼子一样吗?
人家明明有着正儿八经继承皇位的资格。
无嫡立长,且又不比其他皇子差的情况下,大皇子纵然再有野心,顶多也就是想方设法为自己多添点助力而已。
“你的意思是,虽并无逼宫谋逆之心,但蓄养私兵,勾结党朋的行径却的确存在?”
皇上也没有放过大皇子避重就轻的前半部分。
虽然他同样也不认为大皇子如今便有了逼宫谋逆之心,但争储的野心实打实的摆在这里,还直接被人给查了出来,甚至抓到了把柄。
一时间,他有些纠结起要如何处置这个大皇子来。
似乎比起从前,他这大皇子好像不太一样了,身上多了股子不愿服输的心气,而且这股心气明显不是冲着其他人,而是冲着他这个父皇来的。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