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谶龙 > 第396章 威胁

第396章 威胁(1/2)

    翌日,面对如同雪片般射入城中的劝降文书,御林军统领方毅反应迅速,厉喝下令:“收缴所有文书,胆敢私藏者、传阅者,以通敌论处,立斩不赦!”

    他深知,在这种时候,任何动摇军心的言论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然而,更致命的是城外四面八方隐隐传来熟悉的楚地民歌旋律,那哀婉悠扬的曲调,勾起了无数楚军士卒的思乡之情,城头之上,弥漫开一股无声的悲凉与动摇。

    就在这军心浮动之际,楚帝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再次亲临城头,面对着那些眼神闪烁的将士,没有斥责,没有强令,反而露出了一个平静甚至带着几分释然的微笑。

    “秦人用乡音乱我军心,想用高官厚禄诱我将士。”楚帝的声音清晰地传开,带着一种看透一切的淡然,“朕,不怪他们,此乃兵法之道。”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无比郑重:“但是,朕要告诉你们,也告诉城外的秦军。我大楚儿郎,有站着死的豪杰,绝无跪着生的懦夫!但,朕也知道,尔等家中尚有父母妻儿,朕不强求。朕乃大楚皇帝,守土职责,在朕!尔等为国流尽血汗,朕感激不尽!”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决绝的慷慨:“现在,朕给你们一个选择。凡我大楚将士,若觉得国事不可为,不愿再战者,现在便可放下兵器,脱去铠甲,自行进入民居躲避!朕,以司徒皇族历代先祖之名起誓,绝不追究,绝不为难!朕,要与帝京共存亡,但尔等,不必皆为朕陪葬!”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无论是城上的楚军,还是下方的秦军探子,都感到一阵错愕。

    然而,效果却出人意料。

    短暂的寂静和骚动之后,城头上那些原本眼神闪烁,心生退意的士兵,反而被一种奇异的情绪包围。一种被帝王信任、托付的使命感如同野火般在楚军心中蔓延开来。

    “陛下!”方毅猛地跪倒在地,涕泪横流,“臣一家三代世受国恩,岂能在此刻弃陛下而去!愿随陛下死战到底!”

    “愿随陛下死战到底!”

    越来越多的士兵重新握紧手中的兵器,眼中的迷茫被决绝所取代,低落的士气反而因此升华!楚帝将选择权交给了士兵,不光剔除了那些意志不坚定者,反而让剩下的守军变得更加纯粹,凝聚力更强!极大激发了守军残存的荣誉感和决死之心!

    楚帝看着群情激昂的将士,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更多的是决然。他知道,这或许是大楚最后的光辉了。但他要用这光辉,照亮这最后的战场,让所有人都记住,大楚,并非是一个贪生怕死、毫无气节的国家!

    “众将士,随朕,守我河山,卫我社稷!”

    “誓死追随陛下!”城头响起了更加凝聚、也更加悲壮的吼声。

    秦军大营内,白起闻报,轻叹一声:“楚帝...终非庸主。临危不乱,反将一军。看来,这帝京,终究还是要用血来打开。”

    扬州,帅府。

    烛火摇曳,映照着司徒易那张写满挣扎与痛苦的脸。面前的大周使者带来的不是希望的援军,而是一个冰冷的选择题。

    “王爷,如今帝京被围,危在旦夕。我朝陛下命在下询问,您,是打算挥师西进,救援帝京,还是...另有打算?”使者的声音平淡,却字字敲在司徒易的心上。

    救援帝京?司徒易几乎要脱口而出,当然要救!那是大楚的国都,是司徒皇族的宗庙所在!他体内流淌着司徒氏的血,岂能坐视国都沦陷,做一个苟且偷生、背负千古骂名的亡国之人?

    但现实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他沸腾的热血。他看向一旁的军事舆图,他的东线军团和第二军团,被尉迟燎原死死咬住,动弹不得。淮河上,大秦水师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切断他的后路。他若分兵西进,届时莫说救援,恐怕连扬州都难以保住。

    司徒易闭上双眼,声音沙哑而艰难:“救援帝京...乃本王分内之事。但如今我军被大秦全力牵制,淮水也有秦军水师威胁,若强行分兵,无异于自取灭亡!”

    他猛地睁开眼,目光灼灼地盯着使者,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除非大周能即刻从天狼关出兵,攻打淮州一线!只要淮州告急,尉迟燎原必须分兵防守,本王才有一丝机会,抽调第二军团西进救援。”

    这是司徒易现在唯一能想到的,也是最有希望的办法。

    使者沉默片刻,最终缓缓道:“王爷的处境,在下会如实禀报陛下。但,事关重大,非一日可决。请王爷...早做两手准备。”

    这话说得委婉,但意思很清楚。大周出兵替东线解围,希望渺茫。

    “唇亡齿寒的道理,周帝比本王更懂!若大周坐视不理,”司徒易的声音冰冷刺骨,“那么,待国都失陷之日,本王不会留在这里与秦军死磕,做无谓的牺牲。本王会立刻率领麾下儿郎,放弃扬州,全线南撤!届时,你们大周,就自己去和如日中天的大秦,慢慢周旋吧!”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中带着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