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辞握住他的手,眼泪掉下来:“你终于醒了,我还以为……”
“我答应过你,不会食言。”凌策虚弱地笑了笑,指尖拂去她的眼泪,“你爹他……”
清辞哽咽道:“我爹不会有事的,他武功高强,一定能脱身。”可她心里清楚,父亲是为了给他们争取时间,凶多吉少。
两人在山谷中隐居疗伤,日子清贫却安宁。凌策教清辞大曜的剑法,清辞为凌策缝补衣衫;他去河里捕鱼,她在山洞外采药;夜晚,他们坐在篝火旁,听风吹过山谷的声音,分享彼此的心事。
“等伤好了,你想去哪?”清辞靠在他肩上,看着篝火跳跃。
凌策握住她的手:“去一个没有战争的地方,种几亩田,养几只鸡,带你看梅花,看桃花,看遍四季的花。”
清辞笑了,眼眶却泛红:“可我们是世敌,两国不会容我们的。”
“那就让他们容。”凌策认真道,“我会去向两国皇帝请罪,告诉他们,仇恨只会带来更多伤亡,爱才能让两国安宁。就算他们不答应,我也要带着你,找一个没人认识我们的地方,过一辈子。”
清辞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她知道前路艰难,可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再难的路,她也愿意走。她抬头吻了吻他的脸颊,轻声道:“好,我跟你走。”
篝火映着两人相拥的身影,山谷的风带着花草的清香,仿佛在为这段历经生死的爱恋祝福。他们的情意,在烽火中淬炼,在生死间笃定,早已超越了家国的仇恨,成了彼此活下去的唯一信念。
两国议和,尘埃落定——
凌策和沈清辞在山谷中疗伤半月,伤势渐愈。一日,他们在河边打水时,遇到了前来寻找他们的凌战心腹,得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沈从渊虽战死,但他在死前送出密信,揭露了镇国将军之子诬陷清辞、私通大曜细作的真相。南楚皇帝震怒,处死了镇国将军之子,为沈家平反,并下旨追查细作,整顿军纪。
大曜皇帝得知凌策劫狱之事,本欲降罪,却被凌战以“念其救父有功,且沈清辞确有恩于大曜”为由劝阻。恰逢此时,两国都因长期征战元气大伤,百姓怨声载道,有大臣上书建议议和,两国皇帝皆有此意。
“小将军,凌将军让您即刻回去,说两国议和之事,需要您出面。”心腹道。
凌策和清辞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他们跟着心腹返回大曜北境,凌战看到儿子平安归来,虽有责备,眼中却满是欣慰。“陛下已同意议和,三日后在边境榷场举行会谈,你和沈小姐……也一起去吧。”
三日后,边境榷场张灯结彩,一改往日的肃杀。大曜和南楚的使者坐在谈判桌前,气氛虽仍有紧张,却已无剑拔弩张之势。凌策和沈清辞站在各自父亲的身后,目光在半空交汇,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
谈判进行得很顺利,两国达成共识:划定边境,互通贸易,永不再战。当两国使者在和约上签字时,榷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凌战和南楚新任将军相视一笑,举杯共饮,多年的仇恨,终于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凌将军,”南楚将军看着凌策和清辞,笑道,“你我两家,是不是该结个亲,让这份和平更稳固些?”
凌战哈哈大笑:“正有此意!我儿子凌策,对沈小姐爱慕已久,不知沈将军是否愿意成全?”
清辞的脸颊瞬间红透,低头绞着衣角。凌策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对南楚将军道:“晚辈凌策,恳请将军将清辞许配给我,我此生定当对她不离不弃,用生命守护这份和平,守护她。”
南楚将军看着两人紧握的手,想起沈从渊的嘱托,笑道:“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当然愿意!”
榷场的桃花再次盛开,风吹过,花瓣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多年的烽烟、仇恨、生死考验,终于在这一刻尘埃落定,迎来了最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