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秦二世陵遗址公园位于曲江池遗址公园南岸,占地面积约70亩,其中建筑面积4714平方米。秦二世陵遗址公园是以遗址保护为原则,以秦亡警示文化、秦文明反思文化为内涵,以提升区域人文环境、生态环境、旅游环境为目的,集遗址保护、文化展陈、园林建设为一体的秦文化遗址公园。园区分为展示馆区和遗址区,展示馆区主要包括新建建筑游客服务中心、秦殇展览馆、曲江新区出土文物精品展馆,遗址区则包括原有遗存建筑山门、大殿、秦二世皇帝胡亥陵墓等。
大唐不夜城北起大雁塔南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东起慈恩东路,西至慈恩西路,街区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建有大雁塔北广场、玄奘广场、贞观广场、创领新时代广场四大广场,音乐厅、大剧院、美术馆、曲江太平洋电影城等四大文化场馆,大唐佛文化、大唐群英谱、贞观之治、武后行从、开元盛世等五大文化雕塑,是西安唐文化展示和体验的首选之地。2019年4月29日,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入选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名单。
盛世大唐的历史原貌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和新颖的方式,在追古溯今的文化背景下逐步面向大众,面向世界。
晚上大唐不夜城的灯光准时亮起,各种表演节目轮番上演,吸引来往游客络绎不绝观看。亚洲最大的矩阵式音乐喷泉在晚上19点半准时开演,灯光音乐流水交相辉映,伴随着音乐响起,灯光喷泉开始有规律的跳跃弹射直到表演结束才会归于平静等待下一轮演出。看过喷泉表演踏上大唐不夜城的步行街,灯光装饰映照着古街活力四射。一个个不同风格的文化演出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宾客驻足观看,吃着美食欣赏美景,在烟火中感受生活的气息融入尘世享受最平凡的幸福,人生的美好不过如此。众人围在一起打卡拍照纪念此时此刻,每一处美景都不愿放过。停不下来的咔咔声记录下了这美轮美奂的夜景,记录下一个个家庭幸福的瞬间,成为此生宝贵的回忆。各家孩子们一行人直到凌晨12点才乘车返回住处,长辈们10点回了酒店休息。
次日一行人睡到自然醒起床收拾好一起用了餐食后决定先去碑林博物馆。
碑林博物馆,始建于1944年,是陕省最早创建的博物馆。其源头可追溯到具有900多年历史的长安碑林。碑林于北宋元佑二年,为保藏唐《开成石经》《石台孝经》及颜真卿、柳宗元等人的书法名碑而兴建,崇宁二年迁于现址。经历代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最终建成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艺术博物馆。
1953年,孔庙被扩充为陕省历史博物馆馆区。
长安孔庙唐时在尚书省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虞策将文庙、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碑林博物馆现址。现存的照壁、牌坊、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多为明清建筑。
碑林始建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现收藏自汉代之后的碑石、墓志4000余件,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其中,陈列在碑亭中的《石台孝经》,刻于唐天宝四年(745年),由唐玄宗李隆基注书,被誉为“迎宾第一碑”,是最早移入碑林的藏品之一。
碑林的第一展室陈列《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0多万字,用石114方。清代补刻的《孟子》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这些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当时为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以供校对。《开成石经》是当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第二展室陈列书法名碑,以唐代为主。内容上,《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书法价值上,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皇甫诞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张旭《断千字文》、柳公权《玄秘塔碑》,以及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都是书法爱好者学习的范本。其中僧怀仁花费24年心血,从内府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秀劲超逸的书风,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颂扬了佛学家玄奘,又有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誉为了“三绝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三展室陈列是由汉至宋代的各种书法字体名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