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 > 第63章 金吾卫暗卫身份未明

第63章 金吾卫暗卫身份未明(1/2)

    春茗宴当日,晨雾未散时,苏婉儿已在镜前理好鸦青鬓发。

    陈氏捧着檀木匣过来,匣中是她昨日连夜翻出的鎏金步摇——原是苏守谦早年送陈氏的定情物,今日要借这分体面压一压宴会上的眼风。

    \"阿姐,李县令的马车到了。\"明谦扒着门框喊,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的雀跃。

    苏婉儿将步摇簪进鬓角,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叶,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检测到今日关键人物:张九皋(杨国忠心腹)、赵王氏(赵夫人)。

    命运线显示红芒重叠,建议保持警惕。\"

    她对着铜镜勾唇一笑。

    镜中女子月白襦裙上绣着并蒂莲,腕间玉镯是陈老夫子昨日塞给她的\"压宴礼\"——说是旧物,倒更像在说\"苏家女该有的底气\"。

    李县令的马车停在青石板上,车帘掀起时露出半张清瘦面容。\"苏姑娘。\"他拱手,袖中隐约露出半卷文书,\"昨日按你说的,我让陈捕头查了西市吐蕃商队的货单,倒真翻出几箱没上税的波斯锦。\"

    苏婉儿扶着车辕上车,车帘落下时瞥见街角有个戴斗笠的身影一闪。

    系统人脉图谱在眼前展开,那身影旁标注着\"未收录\",她捏紧袖中用蜜蜡封好的账簿——这是昨夜明远翻进赵府马厩,从张大人亲信的马鞍下摸来的。

    春明楼的雕花门廊下,丝竹声裹着茶香飘出来。

    苏婉儿刚跨进门槛,便见东首暖阁里两道身影缩了缩。

    张大人穿件簇新的玄色圆领袍,正跟赵夫人低语,赵夫人的银红褙子被她自己攥出一道道褶子,帕子角浸着湿意,想来是刚哭过。

    \"苏姑娘今日好风采。\"有个穿石榴裙的官眷迎上来,是京兆尹夫人。

    苏婉儿笑着福身,余光却黏在张大人身上——他喉结动了动,往她这边瞥了一眼,又迅速收回,像是被火烫了手。

    \"李大人到——\"

    随着通传声,满厅宾客的目光刷地转过来。

    李县令上前半步替苏婉儿挡开些视线,低声道:\"张九皋今早让人往我府里送了坛西域葡萄酒,我没敢喝。\"苏婉儿垂眸抿茶,茶盏边缘映出张大人攥着酒壶的手——指节发白,壶嘴正往赵夫人的茶盏里倒酒,不是清冽的琥珀色,倒像掺了什么浑浊物。

    \"咚!\"

    张大人突然掀翻案几,酒壶滚落在地,琥珀色液体在青砖上洇开。

    他踉跄着扑到厅中,手指几乎戳到苏婉儿鼻尖:\"各位大人!

    苏婉儿勾结安禄山余党,前日差人往范阳送了密信,我这有证人!\"

    满厅哗然。

    赵夫人突然哭嚎起来,扑到张大人身边:\"我早说苏府庶女不安分,上月我家郎君去苏府,见她房里藏着吐蕃狼头镖!\"她扯着自己的鬓发,金簪扎得额头冒了血,\"定是要里应外合,颠覆我大唐江山!\"

    苏婉儿放下茶盏,瓷底与案几相碰的轻响让喧哗声弱了些。

    她起身时,月白裙裾扫过张大人脚边的酒渍——那酒液在青砖上晕开,竟显出暗红的纹路,像极了血。

    \"张大人说我送密信去范阳。\"她声音清泠,目光扫过满堂宾客,\"可范阳的驿站记录在京兆府存档,李大人昨日刚调了三月内所有出京文书。\"她转向李县令,后者立刻从袖中抽出一卷纸,\"这是三月内从长安去范阳的商队、官员名录,苏某的名字,可在上面?\"

    李县令展开文书,众人伸长脖子去看——最后一页写着\"苏明远,苏府二公子,押送蓝田庄新麦至洛阳\",再无其他苏姓。

    \"赵夫人说我藏吐蕃狼头镖。\"苏婉儿又转向赵夫人,后者正用帕子捂额头,指缝里渗出血珠,\"上月赵大人私吞族产被揭发时,我曾说袭击我的人用的是吐蕃镖。

    可赵夫人,你可知那镖上刻着'张'字?\"她从袖中取出个油纸包,打开来是半截发黑的铁镖,\"陈捕头前日在张大人西市别院里,从梁上扫下二十枚同样的镖。\"

    张大人脸色刷地惨白。

    赵夫人的帕子啪嗒掉在地上,她盯着那半截铁镖,突然尖叫:\"你、你血口喷人!\"

    \"血口喷人?\"苏婉儿轻笑,从怀中摸出个蜜蜡封的木匣,\"这是张大人与吐蕃商队的账册,记着'送苏府庶女归西,酬银千两'。\"她将木匣递给李县令,\"李大人,劳烦请在座的户部主事过目,看这墨迹可是半月前的。\"

    户部主事颤巍巍接过,翻了两页突然拍案:\"这是西市'瑞丰号'的暗账!

    我查了半年的吐蕃走私案,线索全在这儿!\"

    满厅霎时炸开。

    京兆尹夫人扯着苏婉儿的袖子直笑:\"我就说苏姑娘前日让我家郎君多囤粮是好心,原是早看出这些狼子野心!\"有个穿绯色官服的老臣抚须长叹:\"苏姑娘小小年纪,竟比我们这些老东西更懂家国。\"

    张大人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