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就有些新想法要试试。\"
\"但最关键的是第三步。\"方稷在身后黑板上写下\"人才培养\"四个字上画着圈,\"我们要在每个县培养至少二十名农机维修员,但这其实也是不够的,这就可以考虑到咱们东北工厂里的技工,看看有没有愿意转职的。\"
铁柱忍不住插话:\"老师,是不是要派我们去...\"
\"没错。先优先去东北招人,就找工人,不用局限,只要能修明白就行。\"方稷笑着点头,\"你带队,每组三人,每个驻点三个月。\"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手把手地教,直到老乡们能独立操作为止,要教大家怎么维修简单的小故障。\"
会议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年轻的技术员们交头接耳,脸上写满兴奋。
方稷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我有两个特别请求。\"他竖起手指,\"第一,采购要优先考虑东北老工业基地。\"
\"应该的!\"铁柱拍桌道,\"李厂长他们可帮了大忙。\"
\"第二,\"方稷看向冯知微,\"每台机器都要配图文手册,就用你之前设计的那个版本,不识字的老乡也能看懂。\"
冯知微快速翻动着笔记本:\"我这就开始修订,加入更多实操的示意图。\"
方稷最后指着屋里的中国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贫困县的分布:\"同志们,这不是普通的科研项目。我们的机器,是要让千千万万农民兄弟直起腰杆干活的。\"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想想那些在田里跪着种地的老乡,想想那些离乡背井的年轻人...\"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挺直了腰板。
\"时间紧,任务重。\"方稷敲了敲桌子,\"从今天开始,所有人取消休假。有问题吗?\"
\"没有!\"整齐的回答震得窗户嗡嗡作响。
铁柱突然站起来:\"老师,我有个请求!我今天就准备一下,今晚我就坐船回内陆,明天一早我就坐车回东北。\"
方稷欣慰地笑了:\"好,就按你说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