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 第223章 生生不息的希望

第223章 生生不息的希望(2/2)

面写着\"科技惠民,助力乡村振兴\"。他轻声说:\"这都是团队的努力......\"

    \"还有个好消息!\"周部长打断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轴承厂接到了大量订单,许多下岗工人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老工业基地振兴办专门发来感谢信,说你们这个项目救活了好几个厂子!\"

    挂掉电话,方稷慢慢走到院子里,听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轴承厂接到了大量订单,许多下岗工人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这让方稷心里热乎乎的。

    郑炫荣和李春旭正在收拾行装。她们要赶回北京,继续新的研究项目,接她们的吉普车已经发动,后备箱里塞满了图纸和样品。

    \"方老师,\"郑炫荣放下手中的工具箱,紧紧握住方稷的手,\"能和您合作是我们的荣幸。\"她的眼睛微微发红,\"这是我参与过最有意义的项目。\"

    李春旭把一叠资料交给冯知微:\"这是我整理的材料性能报告,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她转身拍了拍铁柱的肩膀,力道大得让小伙子龇了龇牙:\"小伙子,好好干!农机事业的未来就靠你们年轻人了!\"

    送别的时刻总是来得太快。吉普车缓缓驶出基地大门,郑炫荣从车窗探出头,用力挥手。铁柱追着车跑了几步,直到车子拐过椰树林再也看不见。

    方稷深吸一口气,拄着拐杖转身对团队说:\"走,咱们去看看新一批的试验田。\"他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庞,声音温和却坚定:\"惠民号只是开始,咱们还有更多工作要做!\"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本已经卷边的素描本晃了晃,\"不光是我,你们在田间有好的想法,都可以写下来画下来!科研就是要集思广益。\"

    铁柱咧着嘴笑了,黝黑的脸庞在阳光下闪着光:\"老师,我昨儿个就琢磨着,要是给播种机加个自动计数功能,老乡们不就能知道一亩地播了多少苗嘛!\"他挠挠头,\"就是不知道咋实现......\"

    冯知微眼睛一亮,立刻翻开记录本:\"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可以参考纺织厂的纱锭计数器原理。\"

    郑怀山在后面听得直点头:\"年轻人脑子就是活络!\"

    张地马提着保温壶,笑眯眯地没接话,不过看着铁柱的成长,张地马心里也很是欣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