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 第208章 低温成就

第208章 低温成就(1/2)

    第二天晌午,村委会院里挤满了人。

    老崔拿着名单挨个喊名字,每念到一个,人群里就爆发出一阵欢呼。王婶儿捏着信封的手直发抖,反复数着上面的数字:\"这么多?真给我们?\"

    张婶儿一把搂住小孙女,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丫头,明儿个奶奶就带你去镇上买新书包!\"

    小玲摇摇头,特别开心的说:\"不买书包!奶奶咱们赶快给爷爷买药!\"

    最让人意外的是李老汉。这个沉默寡言的老头突然\"扑通\"一声跪下了,吓得方稷赶紧去扶。李老汉抹着眼泪说:\"方专家,这笔钱够给我儿子买假肢了……\"

    铁柱在一旁看得眼眶发热,偷偷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冯知微悄悄递给他一块手帕,铁柱瓮声瓮气的低声道:\"谢谢。\"

    回试验田的路上,老崔追上来塞给方稷一个布包:\"乡亲们非要我带给你的。\"打开一看,是十几个煮鸡蛋,还冒着热气。

    回试验田的路上,三人都沉默着。铁柱突然指着远处:\"你们看!\"

    暮色中,试验田边不知何时立起了几盏马灯。摇曳的灯光下,隐约可见村民们自发地在田边巡视,有人弯腰查看麦苗,有人小心地加固防冻膜。夜风送来零星的对话声:

    \"老李头,你腿脚不好先回去歇着!\"

    \"不成,我得守着这些金苗苗...\"

    方稷望着灯光中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怀里的鸡蛋更烫了。冯知微轻声说:\"老师,我们得把数据做得更扎实些。\"

    \"对!\"铁柱抹了把脸,声音闷闷的。

    回到住处。

    方稷披着外套蹲在地头,借着灯光记录苗情数据。铁柱端着热腾腾的搪瓷缸子走过来:\"老师,喝口姜汤暖暖身子。\"

    铁柱抱着一摞记录本往凳子上一坐,突然看见桌边有几个烤红薯:\"谁在这儿藏了烤红薯?!\"

    几个半大孩子从屋外面探出头,捂着嘴偷笑。领头的虎子挠着头说:\"铁柱叔,俺娘说你们熬夜看麦子,让送点热乎的来。\"

    冯知微接过还冒着热气的红薯,掰开一看,金黄的瓤儿直冒甜香。这时,她注意到虎子冻得通红的手上缠着一层薄薄的布条:\"你的手怎么了?\"

    \"没啥!\"虎子赶紧把手背到身后,\"就是编麦秆帘子的时候...\"

    方稷拉过孩子的手,轻轻解开布条,掌心全是细小的血口子还有手背上的冻疮。原来孩子们白天偷偷跟着大人学编防冻的草帘,稚嫩的手被麦秆划得伤痕累累。

    \"傻孩子...\"冯知微声音发颤,从医药箱取出碘酒和冻伤膏。

    \"不疼!真的!\"虎子挺起胸膛,\"俺爹说,等麦子熟了,咱们就能和那些外国人扬眉吐气了,他们又想欺负咱们!俺们知道,这是田地里的战争!我们现在都是你的兵!\"

    周围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嚷起来:\"我要当兵!我要,我先来的,我也要当兵!\"

    方稷的手微微发抖,他蹲下身,视线与孩子们齐平。月光下,那些冻得通红的小脸上,一双双眼睛亮得惊人。

    \"好,都是好兵。\"他声音沙哑,从口袋里掏出钢笔,在每个人的手背上画了颗五角星,\"现在,我任命你们为麦田护卫队。\"

    凌晨三点,试验田的温度监测仪发出警报。

    方稷披衣起身时,窗外飘着细碎的雪花。他抓起记录本就要往外冲,却被铁柱堵在了门口。

    \"老师!\"铁柱罕见地板着脸,像座铁塔似的挡在门前,\"您要是再往田里跑,我就把您反锁在屋里!\"

    方稷皱眉:\"就去看一眼,铁柱我真的不冷。\"

    \"不行!\"铁柱嗓门震得窗棂直颤,\"咱们不说你的腿,就光上周半夜去了一趟发烧到39度?冯师姐都被您吓得不会说话了,老崔急得差点把赤脚医生扛过来!\"他夺过记录本,语气软了几分,\"数据我都记着呢,东区苗床温度-3.2c,西区-4.1c,比去年同期高2度。\"

    方稷还要争辩,铁柱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给,小玲让捎给您的。\"打开是一个鸡蛋,是给方稷养身体的。

    最终还是没能拗得过方稷。

    方稷裹紧军大衣,哈出的白气在煤油灯下氤氲成霜。他蹲在东区试验田的田垄上,小心翼翼地拨开覆土,露出麦苗的根系。手指冻得发僵,却仍坚持用游标卡尺测量着主根长度,7.8厘米,比上周又增长了1.2厘米。

    \"老方!西区数据出来了!\"老崔踩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来,手里捧着个结冰的铝饭盒。打开后,里面整齐排列着二十根麦苗,每根都用细绳系着编号布条。\"按你说的,每隔十步取样一株。\"

    临时搭建的观测棚里,铁柱正对着煤炉子搓手。见他们进来,连忙腾出位置:\"老师,对照组的根系测量完了,平均比低温组短三分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