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连声道好:“杨冠军既然有心追随孤便不客气,拜汝中领军,于中护军赵秉忠之外另行孤麾下军事。”
杨秋以为听错了,亲王都能拜领军和护军啦?转念一想也正常,领军不是官是军职,有军队必然要有军职。刘琰手底下军队不少,加上死心塌地的南匈奴,再算上段煨,紧急动员估摸能有五万马步。
关键不是现在有多少军队,而是梁王今后能不断扩充,统帅除了赵甯就是自己,凭本事扩充武装互不干扰,自己还是独当一面的军阀。不过嘛,还的算算与去河东相比,实际利益上差距能有多大。
正琢磨得失,刘琰又发话:“拜冠军将军大长公主家仆。”
杨秋猛一愣神随后心中狂喜,众所周知,刘琰的梁王是个架空的摆设,真正的权力中枢在大长公主府。大长公主班底有四个核心职务:首位是公主家令,相当于公主府邸大管家;其次是公主主薄,负责公主府的行政文书;排第三就是公主家仆,管理公主府邸所有人事;最后一个是公主私府,权利最小仅是打理府邸收支。
官职不在大小,而在距离大领导的远近。以后杨秋身处权利中央,和徐庶赵甯平起平坐。所有秘密都不会再隐瞒,重大决策一定会参与,关键还掌握一半兵权,就算跳槽也没有人能给这么高的待遇。
跳槽两个字很容易联想到曹操,杨秋暗忖:换到曹操那顶天给个荣耀的地位,王邑就是现成的例子,不会再有独霸一方颐指气使的机会。关中短时间不会彻底安定,自己在中央搞不好会招连累,马腾就是前车之鉴。
不光是信任问题,曹操身边良将如云,杨秋去了最多算个二流,想表现都轮不到机会。刘琰这里没有领兵宿将,高干不行赵甯更白扯,我杨秋入伙可以说有大把机会再立新功。
想到此杨秋不由会心一笑,不就是打仗拼命吗?那是咱的老本行,过去给自己拼命顶多拿些地盘,扩充些军队,拼到死还是个草头王。今后可不一样,有梁王运作没准能做上侯爵,那可算光宗耀祖啦,今后和段煨韩遂两个大佬平级,放过去杨秋想都不敢想。
杨秋实在没想到刘琰能如此信任自己,震惊之余没等起身致谢刘琰又开口了:“战后当上表朝堂论功,抵御外敌羁縻不臣,两位将军当论侯爵,成与不成孤都当尽力而为。”
惊喜来的太突然,啪啪两声清脆的耳光过后,杨秋放下手臂确认没有做梦,颤巍巍爬到中央跪地稽首,嘴巴干张两下竟然没能说出话。
看到赵甯瞪大双眼还在愣神,杨秋怒火上头爬过去扯住对方:“赵护军,赵秉忠,赵家令,别愣啊,赶紧谢恩啊。”
赵甯腿软的厉害,跌跌撞撞来到中央跪倒,不知道该讲什么总之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不出声谁也不敢开口催促,偷眼瞧见亲王脸色铁青众人都替赵甯捏一把冷汗。
“谢,谢大王。”赵甯可算冒出一句,虽说讲错了话,好歹也算有回答。
刘琰刚抬手说出平身,赵甯不知道搭错哪一根筋又冒出一句:“祖父厨侯爵位授予堂弟,我没有爵位继承可咋办?”
汉代士族封侯讲究继承优先,除非祖宗没有爵位,否则后代达到一定标准应该优先继承祖宗爵位,这代表家族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家中嫡长子必须遵循这个制度。
赵甯的爷爷赵戒受封厨侯,赵谦是长子,老爹死后赵谦过去封过的爵位都不作数,必须缴还重新继承厨侯爵位。原本厨侯该赵甯继承,可是赵甯仕途不顺自身又没有突出表现,始终没能达到继承侯爵的最低要求,故此赵谦死后厨亭侯爵位一直空悬。
当初赵温获罪免官,连带被剥夺江南亭侯爵位成了白身。等到人死了恩怨一笔勾销,曹操看在同僚一场又劳苦功高的份上,授予赵温的次子江南亭侯爵位。事情就坏在这个爵位是剥夺后再授予,赵家人觉得不吉利几次上书请求换一个。
人家说的有道理确实不吉利,考虑到赵温的次子没什么贡献不可能新封一个,想来想去正好赵家有个厨亭侯没人继承。当时赵甯还是个屁,放出去都没味道,朝廷干脆授予赵温次子厨亭侯,赵温次子反倒成了赵氏掌门人。
赵甯再窝囊也有小脾气,嘴上不说心里别扭,刚才也是下意识脱口而出,说完才意识到讲错了话,登时满脸涨红不知所措。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