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 第265章 工作计划与帝国利益

第265章 工作计划与帝国利益(1/3)

    而这份文件旁边躺着的,则是他据此撰写的工作计划,内容是:

    关于在云南建立英资商业网络以制衡法属印度支那扩张的工作计划

    核心目标:

    通过扶持云南本土实力商人,构建以仰光-八莫-昆明为核心的英资贸易走廊;削弱法国对滇越铁路沿线矿产与运输权的垄断;以“经济合作”名义渗透云南高层,为未来可能的外交博弈预留筹码。

    第一编:背景与必要性

    1. 法国威胁的紧迫性

    法属印度支那总督保罗·杜美已批准滇越铁路开工(河口至昆明段),预计1905年贯通;

    法资方“印度支那矿业公司”正收买滇南矿主(如临安府开矿行会),试图控制东川铜矿、个旧锡矿;

    法国传教士在楚雄、大理等地建立情报站,名义传教实则测绘军用地形。

    2. 英国应对策略的局限性

    现有滇缅贸易依赖腾越海关(年收入仅12万两白银),难以抗衡法国资本;

    清廷对英资渗透持观望态度,云贵总督倾向“联法自保”;需绕过官方渠道,以民间商业合作名义建立“非正式影响力网络”。

    第二编:方针与政策

    总原则:

    “以商制政,以利绑权” ——

    经济层面:通过信贷控制、技术输入与市场垄断,使云南商界形成对英资依存链;

    政治层面:收买地方实力派(盐商、矿主、团练首领),推动其成为清廷与英方利益代理人;

    文化层面:资助亲英书院、印刷厂,传播“英法文明优劣论”,消解民众排外情绪。

    第三编:具体实施方略

    一、核心合作对象筛选

    对象:东川铜业行会(赵氏家族);重要性:掌控滇东北70%铜矿开采权;风险:中。

    对象:盐商大理鹤庆盐帮(李恒春商号);重要性:控制滇西食盐运销网络;风险:高。

    对象:马帮腾越“三盛号”运输集团;重要性:垄断滇缅边贸通道;风险:极高。

    对象:地方团练干崖土司刀安仁(傣族);重要性:兼具军事力量与跨境贸易特权;风险:极高

    二、金融与技术渗透

    设立“英缅滇矿业投资公司”

    总部设于仰光,注资50万英镑,宣称“协助开发云南矿产资源”;向目标矿主提供年息5%的低息贷款,附带条款:矿产优先售予英资洋行,且需以矿区为抵押物。

    铺设滇缅电报线路

    以“保障商路安全”为由,架设八莫至昆明电报线(绕开法国控制的河口线路);雇佣腾越马帮首领段占魁为线路维护队队长,变相控制情报节点。

    三、政治绑架与利益交换

    要求清廷特许权

    通过驻华公使窦纳乐向总理衙门施压,迫使云贵总督岑春煊签署《滇缅通商章程》:允许英商在昆明、大理设立保税仓库(免税存储期180天);对滇缅边贸征收关税不得超过货值3%。

    收买地方势力

    向赵氏家族承诺:若其拒绝向法资出售东川铜矿开采权,则英国外交部将支持其竞选云南咨议局议员;为刀安仁提供英国制式火炮12门,换取其镇压潞西傣族反英暴动。

    四、舆论与文化操控

    创办《滇缅商务报》

    总部设于腾越,主编由英籍记者乔治·史密斯担任,内容需包含:抹黑滇越铁路为“法国殖民绞索”;宣扬英资“公平贸易”案例(如预付普洱茶农三年收购款);刊登伪造的“法军在河内迫害华工”照片。

    资助教会学校

    在昆明、保山开办“英华学堂”,课程设置需包含:英语、簿记、地图测绘(为英资测绘滇西地形);《新约圣经》与洛克菲勒基金会“慈善教育”宣传。

    第四编:风险管控与应急预案

    应对法国反制

    若法方指控“英商干涉内政”,则援引1890年《中英藏印条约》第7款,宣称“英资活动限于商业范畴”;授权驻八莫英军少校麦金农必要时“误炸”法资矿区(如临安府水口铜矿),嫁祸土匪。

    防止商人倒戈

    要求合作方签署《排他性贸易协定》,违约者将被列入英属印度“黑名单”(禁止参与孟买棉纺贸易);

    在腾越、昆明安插苏格兰场密探,监控赵氏、李氏家族账目。

    第五编:执行时间表

    阶段时间节点关键任务责任人

    筹备期:时间节点1901年1月;关键任务:完成《滇缅铁路沿线矿产地图》测绘;责任人:殖民地部测绘局C组。

    渗透期:时间节点1901-1903年;关键任务:与赵氏、刀安仁签订秘密协议;责任人:驻仰光总领事霍普金斯。

    扩张期:时间节点1904-1906年;关键任务:推动滇缅电报线通车,试运营“中英快运公司”;责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