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食盐消费量的40%。私盐售价仅官盐1/3(官盐每斤40文,私盐12-15文),贫民“宁食私盐,不纳官课”。
整个云南约5万贫民直接或间接依附私盐链生存,形成“无盐不活”的共生关系。盐枭集团形成“总舵—分堂—马帮”三级体系。总舵设于滇南磨黑、滇西乔后井等私盐重镇,分堂控制区域运输节点,马帮负责跨境转运。核心成员多同族联姻(如普洱张氏、大理杨氏),通过血缘强化忠诚,外人需“歃血盟誓”方可入伙。还跨界与贵州苗疆马帮、缅甸克钦族武装结盟,私盐经滇缅边境销往东南亚。
盐枭向贫民低价售盐,逢灾年施粥,换得民众掩护走私,并且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开设地下钱庄,以盐为本发行“盐票”(私盐提货券),流通于滇缅边境;物价操控,在控制区以盐易物,1斤盐换3斤米或1斤鸦片,扭曲地方市场;盐枭在磨黑、景谷等地自征“护盐税”,设“盐保长”调解民间纠纷,甚至代行婚丧典仪;编传《盐神调》《赶马歌》,将走私美化为“劫官济贫”,盐工奉盐枭为“草莽英雄”。
所以,王月生希望亲身调研一下盐矿的生产和盐工的生活状态。盐工、个旧锡矿的矿工、滇越铁路的筑路大军和今后深入乡村的联防队,是他准备发动辛亥革命的武装力量。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