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红警:龙国崛起 > 第11章 云端之基,空指落成

第11章 云端之基,空指落成(1/2)

    太行山基地的心脏地带,机器的轰鸣昼夜不息。随着“断脉”行动的巨大成功和“天诛”行动带来的沉重压力,基地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战争机器,在顾长清的统筹下高速运转。资源(尤其是从桑掌和后续小规模破袭中缴获、以及通过隐秘渠道换取的燃油)源源不断地涌入仓库;苏军重工厂里,工程师们正加班加点,利用缴获的精密轴承和特种钢材,改造调试着第二辆多功能步兵车(IFV)的底盘;而新建的“防空警戒哨塔”框架已经矗立起来,伏羲升级雷达系统的指令正在转化为现实。

    然而,顾长清的目光,早已不再局限于脚下的群山和眼前的钢铁洪流。日军的重炮联队正在集结,航空兵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更广阔的战局需要更快的反应、更远的触角。制空权,这个从第一次空袭就萦绕心头的渴望,以及将力量投送到更远方的战略需求,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

    就在顾长清审阅着伏羲汇总的、关于日军“天诛”行动先头部队(一个重炮观测中队)动向的报告时,那个冰冷而悦耳的系统提示音,如同久旱后的甘霖,在脑海中清晰响起:

    【系统提示:指挥官顾长清,综合评估完成…】

    【后勤保障能力评估:燃油储备突破临界点(≥5000单位),可持续供应能力达标。】

    【工业水平评估:精密机械加工能力(轴承制造、引擎调试)满足最低标准。】

    【战略需求评估:对远程侦察、快速兵力投送、战场急救转运能力需求等级:极高。】

    【综合评定:解锁战略建筑——盟军基础空指部(Airfield mand)!解锁初始空中单位——夜鹰运输直升机(Nighthawk transport)初始型!】

    嗡!

    指挥中心的主屏幕上瞬间被两张蓝图占据!

    左侧是盟军基础空指部的立体结构图:一座简洁而充满功能性的指挥塔台矗立中央,顶部设有雷达天线基座;塔台前方是一片经过平整压实的简易跑道(长度约800米,宽度30米,目前主要用于直升机起降,但预留了未来固定翼飞机的升级空间);跑道一侧是数个半埋式、覆盖着伪装网的机库(可容纳初期直升机);另一侧则是配套的燃料储存罐(大型地下油库)、小型维修车间以及地勤人员营房。整个设计布局紧凑高效,充分考虑了山地环境的限制和伪装需求。

    右侧则是夜鹰运输直升机初始型的线框图和参数:

    型号: Uh-60 “黑鹰”简化版(代号:夜鹰)

    类型: 通用运输直升机

    动力: 双涡轮轴发动机(燃油消耗中等)

    载重: 可搭载全副武装士兵10名,或等重量物资(约4吨)

    航程: 约600公里(作战半径约250公里)

    速度: 最大巡航时速约270公里

    武器: 无(初始型,仅配备基础自卫烟雾弹)

    特点: 可靠性高,高原性能较好(适应太行山地),噪音相对较低(有限静音设计)。

    战术价值: 战场快速兵力投送、敌后渗透\/撤出、伤员紧急后送、物资精确补给、远程侦察(目视及有限电子)。

    “空指部!夜鹰直升机!” 顾长清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拳头重重砸在控制台上!“终于来了!伏羲!立刻规划空指部建造位置!计算所需资源!优先级:最高!”

    “规划完成。建议选址:基地东南侧‘鹰嘴’山谷平台。该区域相对平坦开阔,有天然山体屏障(防空),易于平整拓展,距离核心工业区距离适中。” 伏羲迅速在基地三维地图上标注出最佳位置。

    “资源需求清单:”

    资金: 3000单位(主要用于采购特种建材、精密航电设备、支付额外人力)

    电力: 500单位\/日峰值消耗(需保障稳定供应)

    钢铁: 800单位(结构框架、跑道加固)

    稀有金属: 200单位(引擎核心部件、航电元件)

    水泥: 大量(用于跑道、地基、掩体)

    人力: 工程队主力(至少200人)连续施工15天(日夜轮班)

    燃油: 空指部建成后,需持续供应(夜鹰运行消耗巨大)。

    这份清单堪称天文数字!几乎耗尽了基地近期积攒的大部分盈余!但顾长清没有丝毫犹豫!

    “批了!所有资源优先保障空指部建设!通知工程部,立刻抽调主力,进驻‘鹰嘴’平台!告诉后勤,不惜一切代价,保障物资供应!告诉‘闪电’班,抽调一个小组负责外围警戒,防止鬼子侦察兵渗透破坏!” 命令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传达下去。

    基地东南,“鹰嘴”平台。原本相对荒凉的山谷平台,瞬间变成了一个沸腾的巨型工地!推土机(缴获改造)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巨大的铲斗将凸起的岩石推平;压路机(简易改装)来回碾压着新铺的碎石路基;上百名工程兵喊着号子,肩挑手扛,将一袋袋沉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