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红警:龙国崛起 > 第10章 铁血威名,天下皆惊

第10章 铁血威名,天下皆惊(2/3)

来自华北的秘密情报(夹杂着惊叹、疑虑和一丝不安)摆放在案头。

    “太行山…顾长清…铁甲战车…摧毁日军大型编组站…” 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低声念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深邃。

    “消息属实?” 旁边一位戎装将领沉声问。

    “多方印证,基本属实。日军内部震动极大,正在疯狂调兵遣将。” 中年人推了推眼镜,“此人的力量…发展得太快了。那些重武器,绝非寻常游击队甚至地方武装能拥有。背后…是否有苏俄的影子?或者…”

    “不管他是何方神圣,能打鬼子就是好的!” 另一位将领快人快语。

    “话虽如此…” 中年人沉吟道,“如此强横的力量,游离于国府体系之外,盘踞在…敏感区域(意指靠近边区),终究是心腹之患。若能为我所用…”

    “立刻通知我们在华北的人,想办法接触这个顾长清!探明其底细,表达政府的‘嘉许’之意!若能拉拢…条件可以优厚!若不能…” 他没有说下去,但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惊疑、忌惮、拉拢…种种复杂心思在重庆高层心中交织。

    遥远的西方,一些敏锐的触角也开始捕捉到这股来自东方战场的震动。

    北平、天津租界内,一些外国通讯社的记者和军事观察员,从日军异常的大规模调动、铁路系统长时间的瘫痪混乱,以及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口中,拼凑出了一些惊人的碎片:

    “据可靠消息,华北日军一重要铁路枢纽遭毁灭性打击,疑为装备精良之反抗武装所为…”

    “太行山区出现神秘装甲力量,日军损失惨重,正调集重兵围剿…”

    “…或改变华北战场态势…”

    这些语焉不详、却又带着爆炸性信息的零星报道,开始悄然出现在《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国际媒体的角落,虽然尚未引起主流关注,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有心人(如美、苏情报机构)的圈子内,激起了一圈圈涟漪。太行山和“铁甲部队”,开始进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基地,庆功宴的喧嚣渐渐平息。

    顾长清独自一人,站在指挥中心巨大的观察窗前。窗外,是深邃的星空和连绵的群山;窗内,屏幕上显示着“雷霆”排和“风火轮1号”的实时状态,以及基地资源、产能的数据流。远处篝火的余烬,如同点点星火,映照着他坚毅的侧脸。

    顾长清心中没有多少庆功后的松懈,反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知和澎湃动力。桑掌一战,不仅仅是一场胜利,更是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

    他,顾长清,和他一手缔造的这支力量,已从一支只能在山区打游击、搞破袭的“地方奇兵”,蜕变成一支拥有战略打击能力、能真正撼动日军后方命脉的“铁血力量”!

    顾长清的战术体系(步坦+IFV协同)经历了实战检验,证明其高效与致命!

    顾长清的存在,已引动中日双方最高层的战略关注,甚至开始吸引国际目光!他不再是棋盘上的无名小卒,而是成为了一方举足轻重的棋手!

    “伏羲,” 顾长清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打破了指挥室的寂静,“报告下一阶段可解锁科技树,以及达成条件。”

    嗡!

    主屏幕亮起,幽蓝的光线勾勒出更加复杂、深邃的科技树图谱。伏羲沉稳的电子音随之响起:

    “指挥官,基于当前基地发展水平、资源储备、作战经验及影响力评估,下一阶段核心可解锁科技方向如下:”

    【盟军科技线 - 战场感知与机动增强】:

    科技: 基础雷达站升级(扩展探测范围、提升精度、增加对低空目标识别能力)。

    前置条件: 稀有金属储备达到5000单位,电力盈余稳定超过1500单位\/日。

    战术价值: 应对日军即将升级的空袭威胁,提供更早预警和引导防空力量。

    【苏军科技线 - 重装突击与攻坚】:

    科技: 磁暴线圈技术升级(增强单次伤害、缩短充能时间)或解锁新单位【SU-76m自行火炮】图纸(轻型自行火炮,提供机动远程火力支援)。

    前置条件: 成功抵御一次日军营级(含)以上规模的步兵\/炮兵主攻,或累计击毁日军装甲目标(坦克、装甲车)超过20辆。需消耗大量钢材及精密电子元件。

    战术价值: 强化基地防御或提供更灵活的战场火力覆盖,应对日军重炮和步兵集群。

    【尤里阵营科技线 - 心灵探测与初级防御(谨慎开启)】:

    科技: 心灵探测器小型化及部署技术(可移动式,范围缩小但部署灵活)或解锁初级【心灵屏障】技术(被动防御,微弱干扰心灵探测及控制尝试)。

    前置条件: 成功挫败一次特高课针对指挥官或核心工程师的渗透\/刺杀行动。需消耗特殊“灵能水晶”资源(需勘探或特殊缴获)及大量电力。

    战术价值: 反制日军日益疯狂的特工渗透,保护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