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一:固守山口,依托磁暴线圈进行防御战…
优势:防御最大化,保护基地核心。
劣势:被动挨打,老矿洞必失。日军可从容炮击或分兵包抄。预计战损:高。成功率:低于30%。”
“方案二:主动出击,于日军行进路线设伏…
优势:出其不意。
劣势:兵力不足,缺乏重火力,易被反包围。地形复杂,伏击点选择困难。预计战损:极高。成功率:低于20%。”
“方案三:分兵据守,主力固守山口,分遣小队抢占老矿洞…
优势:两线控制,资源点确保。
劣势:兵力分散,易被各个击破。小队固守矿洞缺乏重火力支援。预计战损:中高。成功率:35%。”
顾长清的眉头越皱越紧。这些方案的风险都太大!
“方案四(推荐):” 伏羲的声音停顿了一下,沙盘上浮现出一条新的、以蓝色为主的战术路线,核心思想被高亮标注:
“核心策略:利用磁暴线圈固守山口咽喉,形成战略威慑与最终歼灭点。同时,派遣精锐小股部队(指挥官亲自带队为最优解),提前抢占老矿洞。利用矿洞复杂地形及周边环境,设置多层次陷阱(落石、绊雷、陷坑、火障),进行持续性袭扰、迟滞、误导。迫使日军主力分兵或陷入混乱,消耗其锐气与兵力。待其疲惫、混乱或被迫集结于山口附近寻求决战时,磁暴线圈发动决定性打击,配合主力部队(动员兵)从预设阵地发起反冲击,一举击溃敌军!”
“优势:发挥地形优势,以空间换时间,最大限度抵消兵力劣势。陷阱袭扰可造成巨大心理震慑与物理杀伤。最终决战点可控,磁暴线圈效能最大化。成功率:预估55%-65%。”
“关键点:1. 抢占矿洞并完成陷阱部署的时间窗口(<36小时)。2. 袭扰部队的隐蔽性与生存能力。3. 山口防御部队的坚韧度。4. 磁暴线圈的精准打击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