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大唐治病救不了穷 > 第28章 贞观县城求生指南

第28章 贞观县城求生指南(1/1)

    站在悦来客栈的屋檐下,苟尚峰感觉自己像个刚从新手保护圈里走出来的游戏小白,面对着一个庞大、陌生、且没有任何提示和地图的开放世界。

    深吸了一口气,这口气里混合着尘土、牲畜粪便、街边食摊的油烟以及各种生活气息,他终于迈开了脚步,汇入了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流。

    街道是土路,被无数双脚和车轮压得还算平整,但一场雨过后想必会泥泞不堪。

    两旁的建筑大多是土木结构,临街的店铺都敞开着门脸,里面光线昏暗。

    各种招牌幡子随风招展,上面写着他勉强能认出一些繁体字的字号——“陈氏米铺”“赵家布行”“王麻子铁匠铺”

    ……

    叫卖声此起彼伏。

    “刚出炉的炊饼嘞!又香又软!”

    “上好的粗麻布,结实耐穿!”

    “打铁咯!锄头、镰刀、菜刀!”

    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带着浓重的关中口音,和苟尚峰听惯了的普通话截然不同。

    他努力分辨着,感觉连听懂这些叫卖都需要集中精神。

    行人摩肩接踵。

    穿着短打、扛着麻袋的力夫脚步匆匆;穿着长衫的读书人慢悠悠地踱着方步,偶尔还摇头晃脑;提着菜篮子的妇人则灵活地在人群中穿梭。

    时不时还有一队挎着腰刀的衙役走过,行人会下意识地避让。

    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生机,但也透着一股和他所熟悉的现代社会截然不同的粗粝感。

    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汽车鸣笛,没有手机低头族,但空气中弥漫的尘土、街角偶尔可见的污秽、以及人们身上那洗得发白的、带着补丁的衣物,都在提醒他这个时代的物质匮乏。

    他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咕噜”叫了一声。

    昨晚那点米粥早就消化完了,早上在客栈也没吃东西。

    此刻闻到街边食摊飘来的香味,他感觉自己的胃酸都在加速分泌。

    他看到一个摊位上,一个大婶正在烙着金黄色的油饼,香气四溢。

    旁边还有卖刚蒸出来的、白胖胖的热馒头。

    苟尚峰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那九枚铜钱。

    他记得小厮石头说,一碗最普通的饭加咸菜都要两三文。

    那这看起来就好吃不少的油饼、馒头,一个怎么也得一两文吧?

    他这点钱也就够买几个馒头,或者一两个油饼。

    【唉,想当年在医院,虽然累成狗,但至少外卖随便点。现在连个馒头都得算计着买】他悲从中来。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

    他想起了孙郎中的去向——县城东头的药市。

    去药市看看!

    一来,说不定能碰到孙郎中,跟着他至少暂时饿不死。

    二来,药市,顾名思义,是卖药材的地方吧?他虽然不认识多少,但万一能看到些眼熟的、现代很贵但在古代可能很常见的药材呢?比如人参?虽然他也搞不清楚什么样的人参比较值钱。

    再不济,去看看古代的药材市场长什么样,也算是考察了,为他以后可能的倒爷生涯积累点经验。

    有了目标,苟尚峰感觉心里的迷茫稍微驱散了一些。

    他向旁边一个看起来比较和善的、卖自家编的草鞋的老大爷打听了一下药市的方向。

    老大爷很热情,操着浓重的口音给他指了路:“往东走!顺着这条街一直往东,过了那个石桥,再走一小段就到了!今日逢集,药市那边热闹得很!”

    “谢谢大爷!” 苟尚峰道了谢,心里记下方向。

    他不再像刚才那样漫无目的地闲逛,而是加快了脚步,顺着老大爷指的方向,朝着县城东边走去。

    街道越往东走,似乎越发热闹起来,路边的摊贩也多了不少,除了卖日用品和食物的,还出现了卖牲畜、卖农具、甚至还有看起来像是算命和卖狗皮膏药的。

    空气中的气味也更加复杂,人声也更加鼎沸。

    苟尚峰挤在人流中,一边小心地护着自己口袋里那几枚巨款,一边好奇地观察着这个鲜活又陌生的古代县城集市。

    药市就快到了吧?那里,又会有什么在等着他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