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译电者 > 第837章 严寒环境的越冬测试

第837章 严寒环境的越冬测试(4/4)

的实证:《大兴安岭严寒测试站气象记录》(1968 年)显示,测试期间平均气温 - 32℃,极端低温 - 37.5℃,最大风速 19 米 / 秒,与中苏边境某段环境参数吻合度达 89%,相关数据现存于国家气象档案馆。

    故障数据的记录:《“67 式” 严寒越冬测试报告》(编号 “68 - 测 - 37”)详细记载,19 台设备在 37 天测试中累计出现 7 次故障,故障率 0.37%,其中电池问题 4 次,电容问题 2 次,接口短路 1 次,修复后均恢复正常,现存于总参通信部档案馆。

    技术改进的依据:1968 年《“67 式” 设备改进方案》(编号 “68 - 改 - 19”)显示,基于测试结果,电池导电膏改进、电容防冻液配方优化、接口密封升级等 7 项建议被采纳,使后续设备低温故障率再降 0.19%,现存于南京电子管厂档案室。

    历史影响的文献:《中国军用通信设备环境适应性发展简史》(1990 年版)指出,1968 年的越冬测试首次建立 “-37℃通信设备测试标准”,为后续 “70 式”“75 式” 设备的严寒设计提供了关键数据,使全军严寒地区通信保障能力提升 67%。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