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译电者 > 第836章 混合加密法雏形

第836章 混合加密法雏形(2/4)

我们从小听到大,谁也不会想到里面藏着秘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谚语的 “三段式” 结构被深度利用。第一段 “起兴”(如 “风从东方来”)嵌入基础数字,第二段 “比喻”(如 “马跑千里路”)嵌入运算符号,第三段 “结论”(如 “功到自然成”)嵌入结果。这种结构让加密有章可循,解密时只需按 “起兴→比喻→结论” 提取,像解开三连环锁一样有序。小李在培训时画了个简单的流程图,连不识字的战士都能看懂。

    最巧妙的是 “双关语义” 的运用。蒙语 “ɑlɑn” 既指 “明亮”,又与数字 “6” 的发音相近;“ɡurban” 是 “三”,同时意为 “稳固”。这种双重含义让敌人即使截获,也难以区分是字面意思还是数字。1969 年 9 月的模拟截获测试中,苏军情报人员把 “ɑlɑn” 当作形容词,完全没意识到是数字 “6”,这个结果让团队信心大增。

    谚语的 “韵律记忆点” 强化安全性。蒙语谚语多押头韵或尾韵,如 “sɑrɑ(月亮)” 与 “bɑrɑ(富饶)” 押韵,嵌入数字 “2” 和 “8” 后,韵律不变但信息已加密。其其格在教战士时,让大家先唱熟谚语,再逐步替换数字,“就像给熟悉的曲子填新词,不容易忘”。这种方法让记忆准确率从 63% 提升至 91%。

    文化壁垒成为天然屏障。入选的谚语多与草原生活相关,“套马杆的弧度”“蒙古包的支柱数” 等意象,对不熟悉游牧文化的苏军情报人员来说,如同天书。某次截获分析显示,敌方把 “套马杆弯如弓” 解读为单纯的比喻,完全没联想到其中暗含的 “π 值 3.14”。“他们不懂我们的生活,就解不开我们的密码。” 老张的话点出了文化加密的核心优势。

    1969 年 10 月,首批 37 条加密谚语编制完成。每条都标注了可嵌入的数字范围、对应的运算符号和适用场景,形成《蒙语谚语加密手册》初稿。当手册送到前线测试时,某哨所的报务员在日志里写:“这些话像老朋友,既亲切又可靠,说的是草原,藏的是军情。”

    三、公式的嵌入:数学逻辑与语言韵律的融合

    1969 年 10 月,数学公式的嵌入方法在争议中成形。最初直接套用复杂公式,如将 “欧拉公式” 嵌入谚语,结果战士们记不住;后来简化为初等数学,以 “加减乘除”“勾股定理”“比例换算” 为主,这些在 1962 年的扫盲教育中都学过,接受度高。小李的笔记本上划掉了 37 个复杂公式,最终保留的 19 个都是基础运算,“战场上能快速心算的才管用”。

    “变量替换” 是最基础的嵌入法。用谚语中的名词替换公式变量,如 “ɑrɑl(河流,3)” 和 “bɑyir(草原,7)” 替换 “a” 和 “b”,则 “a2+b2=c2” 变成 “河流平方加草原平方,等于星星平方”,对应 “32+72=58”(58 对应蒙语 “tɑbun ɡurban”)。这种方法在 - 37℃的低温测试中,操作准确率达 89%,远高于纯公式记忆的 53%。

    “运算符号” 的语言转化充满巧思。“加” 用 “伴”(如 “河流伴草原”),“乘” 用 “叠”(如 “星星叠月亮”),“等于” 用 “成”(如 “功到自然成”)。这些动词既符合蒙语表达习惯,又准确传递运算关系。某数学教师评价:“把‘+’说成‘伴’,既形象又准确,比符号更有生命力。”

    “结果隐藏” 的技巧提升抗截获性。公式结果不直接写出,而是用谚语的结论段暗示,如 “3×6=18” 对应 “三六相叠,十八好汉”,其中 “十八好汉” 是草原谚语的常见表述,敌人难以察觉数字。1969 年 11 月的实战中,苏军截获后仅记录为 “文化表述”,完全没提取出 “18” 这个关键参数。

    “动态调整” 机制应对长期使用。同一谚语可嵌入不同数字,如 “风随草动” 既可以是 “2+3=5”,也可以是 “2×3=6”,根据 “草动的幅度”(预设暗号)决定运算方式。这种灵活性让敌人即使破解一次,也无法套用后续情报,解决了单一密码的周期性缺陷。

    公式与谚语的 “节奏匹配” 是关键。蒙语谚语的音节数必须与公式的数字 + 符号数一致,如 7 字谚语对应 “3 个数字 + 2 个符号 + 2 个结果”。小李为此制作了 “节奏对照表”,每个谚语旁都标着适合的公式结构,确保念起来不拗口。某次测试中,因多了一个音节导致战士念错,这个教训让团队对节奏匹配的要求严格到 “多一字不行,少一字也不行”。

    1969 年 12 月的低温测试中,混合加密的优势充分显现。在 - 32℃环境下,战士对纯公式的记忆错误率达 37%,而混合加密仅为 7%;被截获后,敌方对纯公式的破译率 89%,对混合加密仅 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