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译电者 > 第821章 团队保密教育

第821章 团队保密教育(2/4)

,粉笔灰簌簌落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纪律的细化程度超出预期。第 5 条规定 “两人以上才能携带涉密文件”,明确了 “同行距离不得超过 3 米”;第 9 条 “电话交流必须用代号”,附带了整整两页的代号对照表,连 “吃饭” 都对应着 “补充能量”;第 19 条虽然无法强制执行,却起到了警示作用 —— 让所有人时刻绷紧神经,连睡觉时都保持警惕。

    王参谋带来的军方意见要求更严格。他们建议增加 “定期检查私人日记”,这引发了最大争议。“这侵犯隐私!” 大学生小王当场反驳,觉得这比 “说梦话用密码” 更难接受。老张却拿出 1962 年的老日记,某技术员在里面画了设备草图,后来这本日记在搬家时丢失。“在保密面前,没有绝对的隐私。” 最终的纪律改成 “自愿上交检查”,但明确 “发现违规将严肃处理”。

    19 条纪律的特殊性在于覆盖了 “灰色地带”。第 15 条 “不得在非保密场所接打电话”,不仅指明确的涉密内容,还包括 “最近忙不忙”“进度怎么样” 这类看似普通的问候,因为敌方可以通过语气、频率推断工作进展。某监听专家在培训时演示:“‘还行’可能意味着顺利,‘不太好’可能遇到了技术瓶颈。”

    纪律的语言风格也刻意避免模糊。不说 “尽量”“最好”,只用 “必须”“禁止”。第 8 条 “涉密会议内容不得外传”,特意注明 “包括会议时长、参与人数、讨论时的情绪”,这些细节在情报分析中可能成为关键线索。“敌人不会放过任何碎片信息。” 老张在讲解时,让每个人用碎纸拼出完整的设备图,证明 “碎片能还原真相”。

    1969 年 5 月,19 条纪律正式发布。封面印着 “保密就是保胜利”,扉页是 1962 年到 1968 年的泄密事件统计:共 37 起,其中无意识泄密占 62%。老张在序言中写道:“19 条纪律,不是束缚,是铠甲。” 这句话后来被刻在基地的保密教育室墙上,旁边是那 37 起事件的简要记录。

    三、执行的挣扎:从抵触到习惯的转变

    1969 年夏季的保密检查,暴露了执行中的巨大阻力。第 3 条 “禁止记录涉密信息” 的违反率最高,有 12 人在笔记本上记了调试数据,理由是 “怕忘了”;第 7 条 “探亲不谈工作” 也有 8 人违规,觉得 “家人不会泄密”;最尴尬的是第 19 条,虽然无法检查,但有战士反映 “因为怕说梦话,整晚睡不着”。

    “不是纪律太严,是思想没转变。” 老张在总结会上展示了一组数据:执行严格的班组,近半年没有发生任何泄密隐患;而抵触情绪强的班组,出现 3 起文件保管不当。他让老郑分享经验 —— 这位 1962 年入伍的老兵,会把涉密文件锁在抽屉,钥匙系在手腕上睡觉。“习惯了就不觉得麻烦。” 老郑的话很朴素,却让很多人沉默。

    小王的转变发生在一次模拟泄密演练中。基地请情报专家扮演 “敌方间谍”,通过各种手段套话。小王起初警惕性很高,但在被问到 “你们最近总加班,是不是在赶工期” 时,随口答了句 “快了”,被判定 “泄密”。“这也算泄密?” 他不服气,专家却指出:“结合你们基地的用电数据,就能算出大概进度。” 这次演练后,他主动上交了记着参数的笔记本。

    执行中的智慧也在慢慢积累。为了遵守第 5 条 “两人同行”,团队发明了 “结对子” 制度,吃饭、散步、甚至去厕所都两两结伴,既避免单独接触外人,又能互相监督;为了落实第 9 条 “电话用代号”,大家编了一套生活化的暗语,“孩子病了” 代表 “设备故障”,“去医院” 代表 “需要维修”,既不影响沟通,又确保安全。

    最困难的是第 19 条的心理适应。基地医生建议 “睡前自我暗示”,躺在床上默念 “不谈工作、不记参数”;老郑则分享了土办法 —— 枕头边放块橡皮,觉得快说梦话时就咬一下。虽然听起来可笑,但某监测显示,采用这些方法后,宿舍的夜间谈话中涉及工作的内容下降了 78%。

    王参谋在巡查时发现,严格执行纪律的团队,工作效率反而更高。因为减少了不必要的闲聊,专注度提升;文件管理规范后,查找资料的时间缩短。“保密纪律不是负担,是科学管理。” 他在表彰大会上,给执行最好的班组发了奖状,奖品是印着 19 条纪律的钢笔 —— 既实用,又能时刻提醒。

    1969 年冬季,当新一批大学生来报到时,老学员们已经能熟练背诵 19 条纪律,甚至能说出每条对应的案例。小王在给新人培训时,特意演示了如何用暗语打电话,如何安全处理废弃文件。“刚开始觉得像坐牢,现在觉得是护身符。” 他的话让新人惊讶,却在三个月后的演练中得到验证 —— 他们成功顶住了 “敌方” 的各种套话。

    本小章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