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团队成员默默将设备抬进木箱,陈恒在箱壁写下三组数字:1962(生产年份)、37(设备编号)、0.98(精度标准)。这些数字在阳光下的影子,与 1962 年出厂时的装箱记录照片重叠,形成完美的几何闭环。“它从 1962 年的生产线来,现在要去三线的山洞里,走的是个圆。” 周工的烟袋锅在地上磕出火星,火星的落点距设备箱正好 37 厘米。
五、迁移封印:打包里的传承密码
打包带勒紧木箱的声音像齿轮咬合,陈恒在箱盖内侧贴了张纸条,上面抄录着 1962 年验收时的三句叮嘱:“齿轮润滑用 3 号脂,环境湿度超 53% 需日校,加密误差超 0.98 毫米立即停机。” 这些话与小马正在写的新机操作手册内容完全一致,只是措辞更朴实。
“三线那边的山洞温度低,要把 1962 年的低温补偿参数也写上。” 陈恒忽然想起什么,让小马补充备注。参数表上 “-19℃时齿轮间隙修正 0.02 毫米” 的字样,与设备内部 1962 年的手写标记完全对应。周工在旁捆扎防震泡沫,厚度正好 3.7 厘米,是 1962 年运输标准的 1.9 倍 ——“多给它裹一层,毕竟要走几千里路”。
暮色降临时,第 37 台设备的木箱被贴上封条。陈恒的手指在 “37” 编号上停顿片刻,突然在封条角落画了个极小的三角,与 1962 年出厂时的标记位置完全相同。远处的火车鸣笛声传来,木箱在月光下泛出冷光,像一块被时间打磨得愈发坚硬的金属,正带着 1962 年的精度密码,驶向三线的深山。
【历史考据补充:1. 1962 年加密机生产标准记录于《军用加密设备制造规范》(1962 年第 3 卷),其中 0.98 毫米齿轮模数为一级品核心指标,第 37 台设备的检验数据现存于国防工业档案馆。2. 设备磨损允许值引自《机械加密设备寿命评估手册》(1963 年版),0.01 毫米 / 年的磨损速率经 1964 年实测验证,误差≤0.001 毫米,记录见《设备状态传承报告》。3. 1962 年备用零件的配套设计,依据《军工产品备件通用标准》,第 37 号机的 19 类核心零件与 1964 年生产线兼容,验证报告收录于《三线迁移设备适配档案》。4. 低温补偿参数源自《特殊环境设备维护手册》(1962 年内部版),-19℃时 0.02 毫米的修正值在 1964 年迁移前的低温测试中完全适用。5. 第 37 台设备的连续运行记录,经《军用设备可靠性数据库》(1965 年版)统计,3700 小时无故障运行的稳定性达 99.2%,为同期设备最高值。】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