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久久不愿离去。
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惨不忍睹的画面——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唐军的尸体,与阿拉伯人和葛逻禄人的尸体交织在一起,堆积如山。而李嗣业的陌刀队,此时已经被重重包围,他们身陷绝境,却依然在做最后的困兽之斗。
“大帅,快走!”段秀实心急如焚,他一把拽住高仙芝的马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高仙芝甩开他的手,解下安西都护府的大旗,狠狠插入土中:\"告诉大食人,我高仙芝必卷土重来!\"
渡河时,最后一批断后的陌刀手全员战死。李嗣业身中二十七箭,仍拄着陌刀挺立不倒,吓得阿拉伯骑兵不敢近前。他的尸体后来被挂在怛罗斯城门上,直到三年后另一支唐军收复该城才得以安葬。
---
长安城,兴庆宫。
李瑾瑜独自站在西域地图前,手中拿着高仙芝的军报。右臂上的龙纹隐隐发烫,仿佛感应到了帝国的伤痛。怛罗斯一役,安西精锐折损大半,更可怕的是,随军的上百工匠被俘——造纸术、冶铁技术、弓弩制造法等帝国机密恐怕已泄。
\"陛下,是否召回王玄策?\"张九龄轻声问。
皇帝摇头:\"让他继续经营吐蕃。\"手指划过地图上葱岭的位置,\"大食人赢了一仗,但西域还在朕手中。\"
窗外传来晨钟声,不知不觉已到五更。李瑾瑜突然问:\"被俘的工匠...家眷都安置好了?\"
\"按陛下旨意,全部接入将作监供养。\"
\"再加一份抚恤。\"李瑾瑜转身,朝阳将他右臂的龙纹映得金光灿灿,\"告诉史官,如实记录此战,包括葛逻禄的背叛。\"
张九龄欲言又止。皇帝知道他想说什么——此战之后,大唐在西域的威望必然受损。但当他望向案头那份王玄策最新的奏报,上面记载着吐蕃、回纥等部对唐军战败的反应,嘴角却浮现一丝冷笑。
\"传旨安西,增派三万府兵。再命鸿胪寺准备一批《论语》《孟子》,随下次使团送往大食。\"
张九龄愕然:\"陛下这是...\"
\"怛罗斯丢了,但文化之战才刚刚开始。\"李瑾瑜右臂龙纹突然光芒大盛,仿佛呼应着主人的决心,\"终有一日,丝绸之路上流通的不只是货物,还有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