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持敬斋随笔 > 第168章 象与形

第168章 象与形(1/2)

    《道德经》有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短短十六字,如一把钥匙,开启了中国哲学对“大”之境界的深邃思考。“大象无形”四字,既指向宇宙万物的终极形态,也暗含为人处世的至高智慧——真正宏大的气象,往往超越具象的束缚,以无形之姿包容万象。这种看似矛盾的辩证思维,恰是东方哲学对“存在”与“表现”关系最精妙的注解。

    自然界的伟力,从来不以刻意的形态彰显。庄子在《知北游》中感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春日萌发的生机,秋日肃杀的静穆,从未以固定的轮廓示人,却以无形之力贯穿四季。泰山不辞抔土,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真正的辽阔,是突破形态的桎梏——喜马拉雅山的雄伟,不在其具体的海拔数字,而在它刺破云层时那份让天地为之低眉的气势;太平洋的浩瀚,不在其精确的海域面积,而在它容纳百川时那份令江河自惭形秽的胸怀。

    古人观物,早悟此道。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描绘“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那春江月夜的朦胧之美,正因没有固定的画面边界,才让“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的意境得以无限延展。王维笔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辋川别业,恰是用“不见人”的留白,勾勒出比实景更广阔的山林空间。这种“无形”并非虚无,而是挣脱了具象的枷锁,让美的本质得以自由呈现。正如苏轼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的“大象”不在某一角度的形态,而在它能容纳万千视角的包容性。

    自然的“无形”,本质是超越有限的无限。就像风,我们看不见它的形状,却能从“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中感知它的力量;就像气,我们摸不到它的质地,却能从“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中体会它的存在。这种超越形态的存在,正是“大象无形”在自然法则中的生动体现。

    人类思想的巅峰,往往以“无形”的姿态穿透时空。孔子周游列国,未留下系统专着,其思想却借《论语》中碎片化的语录流传千古。那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箴言,没有严密的逻辑框架,却如春雨般渗透中华文明的肌理。老子骑牛西出函谷关,仅留下五千言《道德经》,文字简约到极致,却构建起一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宏大哲学体系。这恰如《周易》所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真正深刻的思想,从来无法被文字的“形”完全禁锢。

    艺术领域的巅峰之作,同样印证着“大象无形”的真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精妙处不在单字的工整,而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整体气韵。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墨色枯润交错,笔画涂改随性,却以血泪交织的情感力量,超越了书法技巧的桎梏,成为“天下第二行书”。这种“无形”的气韵,比刻意雕琢的形态更能触动灵魂。正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言:“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真正的艺术之“象”,早已超越物象本身,抵达“得意忘形”的境界。

    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也多以“无形”的特质获得永恒生命力。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没有精确的容貌描写,仅以“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朦胧笔触,让这个形象在每个读者心中生长出不同的模样。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其精神胜利法的内核早已超越具体的人物形象,成为一种跨越时代的人性符号。这些形象的“大象”,正在于它们打破了具象的限制,成为可以不断解读的文化密码。

    人格的崇高,往往以“无形”的方式彰显其力量。《周易》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承载万物而不居功,这种“无形”的包容,恰是君子品格的最高境界。三国时期的刘备,论武功不及关羽,论智谋不如诸葛亮,却能让“五虎上将”倾心相随,正是因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的宽厚之德。这种品格如空气般无形,却能凝聚起改天换日的力量。

    历史上真正的智者,从不以锋芒毕露的姿态示人。张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却功成之后急流勇退,不求封赏;范蠡助勾践复国,却弃官从商,三聚三散财富,其智慧不在耀眼的功勋,而在对“功成身退,天之道”的践行。正如《菜根谭》所言:“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正的强大,是懂得收敛锋芒,在“无形”中积蓄力量。

    反观那些刻意追求“有形”之名者,往往落得“名不副实”的结局。秦始皇建阿房宫,筑长城,希图以万世基业彰显权威,却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二世而亡。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三征高句丽,欲以赫赫功绩留名青史,终因穷兵黩武身死国灭。这些历史教训印证了老子的警示:“自矜者不长,自伐者无功。”刻意彰显的“形”,反而会成为束缚自身的枷锁。

    “大象无形”的智慧,穿越千年依然闪耀。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宏大不在外在的形态,而在内在的包容;真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