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杨再兴正色道,\"先助大王平定天下再说。\"
三日后,二人回到长安。宁晨正在御书房与萧何议事,听闻张良归来,立即召见。
\"子房,此行如何?\"宁晨放下奏折问道。
张良将朱元璋的提议详细禀报,末了补充道:\"臣观朱元璋确有诚意,但其对函谷关的野心不小。\"
宁晨沉思片刻:\"函谷关确实不能给他。不过联合攻打赵匡胤倒是个好主意。\"
萧何进言:\"大王,如今我军主力在秦,若分兵大幽,恐有不妥。\"
\"无妨。\"宁晨胸有成竹,\"荀彧来信说在楚城以及雁门关已有十万精兵,加上朱元璋的五万人马,对付赵匡胤绰绰有余。\"
他转向张良:\"你即刻修书给荀彧,让他做好接应准备。同时告诉朱元璋,寡人同意合攻赵匡胤,但函谷关之事容后再议。\"
张良领命而去。
三日后,长安城张灯结彩。原来宁晨采纳萧何建议,正式颁布《求贤令》,宣布将在三个月后举行首届科举考试。
告示贴满全城:
\"为求治国良才,特开文武科举。凡我大夏子民,不分贵贱,皆可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