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宛城守军减半!\"探子跪地禀报,\"李靖调兵回防,看样子是要死守湖州!\"
韩信拍案而起:\"天赐良机!杨再兴,你率一万精兵连夜奔袭宛城。\"
三日后黎明,当宛城守军发现城外旌旗时,城门已被内应打开。杨再兴兵不血刃拿下这座粮仓重镇。
湖州城外,秦琼接到韩信密信:\"金军已退,宛城已下,可全力攻湖州。\"
次日,夏军阵前突然推出三十架新式投石机。李靖在城头看得真切,这些投石机竟能连发!
\"守不住了......\"
宛城、湖州等十余座城池接连失守的消息传到鹿城,李世民面如死灰。他望着城外越来越近的夏军旗帜,突然大笑:\"好个韩信!好个宁晨!\"
\"大王,我们......\"长孙无忌欲言又止。
李世民猛地将战报摔在地上,赤红的双眼扫过帐内众臣:\"铁木真的铁骑究竟在干什么?!为何不来支援?!\"
魏征上前一步,沉声道:\"大王,探马来报,韩信派人散布谣言,说秦国欲出兵攻打金国边境。铁木真信以为真,已率军回援。\"
\"荒谬!\"李世民一拳砸在案几上,\"铁木真没脑子吗?他不会派人打探一下虚实?还是说......\"他声音突然低沉,\"他根本就是故意的?\"
房玄龄面色凝重:\"大王明鉴。铁木真定是见战局不利,借机抽身。金人向来狡诈,岂会为我们拼命?\"
正当众人沉默之际,一名侍卫跌跌撞撞冲入大帐:\"报!李孝恭将军......为掩护李靖大军撤退,被杨再兴阵斩!\"
\"什么?!\"李世民踉跄后退两步,扶住立柱才没跌倒。帐内一片死寂,只听得见粗重的喘息声。
长孙无忌最先回过神来:\"大王,眼下......\"
\"召集全军!\"李世民突然暴喝,眼中燃起疯狂的火光,\"我要与韩信决一死战!为孝恭报仇!\"
\"大王不可!\"众文武齐齐跪地劝阻。
长孙无忌膝行上前:\"大王三思!眼下只有两条路可走!\"
李世民喘着粗气:\"说!\"
\"其一,投奔嬴政。\"长孙无忌快速分析,\"铁木真既不可靠,唯有秦国能给我们喘息之机。\"
\"让我投靠嬴政?\"李世民冷笑,\"当初我以王爵之尊与铁木真结盟,如今却要卑躬屈膝去当个将军?\"
魏征突然开口:\"大王起义前,不也是白手起家?成大事者,何必在意虚名?\"他指着地图,\"刘备投秦后,如今已拥兵至少五万,驻守边境要隘。\"
房玄龄补充道:\"唯有保存实力,他日才有东山再起之日。刘备既然可以,大王为何不能?\"
李世民沉默良久:\"另一条路呢?\"
长孙无忌指向西南方:\"投奔赵匡胤。但需绕道千里之余,但边境基本都被宁晨拿下,途中可能遭遇宁晨大军截击。\"
李世民走到沙盘前,手指微微发抖:\"我们......还剩多少兵马?\"
房玄龄低声道:\"李靖将军收拢残部,约有四万。加上鹿城守军,不足六万。\"
\"六万......\"李世民喃喃自语,\"若据城死守......可有机会?\"
\"绝无胜算。\"魏征斩钉截铁,\"韩信只需围而不攻,不出两月,我军必粮尽而溃!\"
黎明时分,李世民独自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的天光。长孙无忌悄悄来到身后:\"大王......\"
\"备马吧。\"李世民声音沙哑,\"去刘备那里。\"
三日后,六万唐军悄然离开鹿城。临行前,李世民最后回望这座经营多年的城池,对魏征道:\"记下今日之耻。他日......\"
\"臣明白。\"魏征深深鞠躬。
行军途中,房玄龄建议:\"应先派使者通知刘备,免得引起误会。\"
长孙无忌却道:\"不如直接去见李斯。刘备虽受嬴政重用,终究是外人。\"
李世民摇头:\"刘备与我有旧,先去他那里探听风声更为稳妥。\"
当大军行至边境时,刘备果然亲率部众相迎。两位枭雄在落日余晖中执手相视,一时竟无言以对。
\"玄德公。\"李世民率先拱手,声音沙哑,\"别来无恙。\"
刘备上前两步,握住李世民的手:\"唐王何故如此狼狈?\"目光扫过唐军残破的旗帜。
李世民苦笑:\"韩信狡诈,铁木真背信......\"话未说完,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刘备赶紧说道:\"进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