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 第68章 君命如山

第68章 君命如山(1/2)

    大军东进的第五日,皇帝的御驾,已深入武夷山脉的腹地。

    古老的驿道,被数万大军的铁蹄,踩踏得无比坚实。神武军的行进,如同一条沉默的黑色巨龙,在青翠的群山之中,蜿蜒前行。他们的纪律性,已经达到了非人的地步,即便是穿越这样险峻的山道,除了军官偶尔发出的、简洁的口令,以及甲叶与兵器碰撞的细微声响,再无半点喧哗。

    朱由检端坐于他那辆巨大的、如移动堡垒般的御戎车之内。

    车内,没有奢华的装饰,只有冰冷的实用主义。正中央,是一副巨大的、根据最新情报不断修正的西南地区沙盘,沙盘之上,密密麻麻地,插着代表各方势力的小旗。

    他正在凝神思索,车外,一名东厂的番役,悄无声息地,递上了一份由南昌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报。

    朱由检展开,一目十行。

    密报的内容,是关于【西南开拓军】在南昌的集结情况。报告中,详细描述了益王、宁王等宗室,在整合部队时,表现出的种种问题——他们依旧改不掉那身为藩王的奢靡与排场,为了争夺名义上的指挥权而明争暗斗;那些前来“投资”的士绅家族,也将各自的私兵,视若珍宝,不愿听从统一调遣,内耗与摩擦,与日俱增。

    “一群饭桶!”

    朱由检将密报,重重地拍在桌案之上,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怒意。“朕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权力和机会,他们,却依旧只想着自己的那点私利!”

    他意识到,仅靠这些被利益捆绑、被武力逼迫的“开拓军”,去征服地形复杂、民风彪悍的西南,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是刀,但一把没有方向、内部还在相互碰撞的刀,只会折断在坚硬的石头上。

    这把刀,需要一个真正的“执刀之人”,更需要几个忠诚可靠的“自己人”!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沙盘之上,最终,锁定了两个早已在他心中盘桓许久的名字。

    一个,在四川石砫。 另一个,在云南昆明。

    “不能再等了。”朱由检心中做出了决断,“不能等开拓军抵达云南,一切都糜烂之后,再行补救。朕必须现在,立刻,就让这两个自己人,提前运作起来!”

    他要用两道天子敕令,跨越千里之遥,将他们与自己,与即将到来的开拓军,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王承恩。”

    “奴婢在。”侍立一旁的秉笔太监,立刻上前,躬身捧出了笔墨。

    “拟旨。”

    朱由检的声音,在略显摇晃的车厢内,清晰而又沉稳地响起。

    “第一道,给四川石砫宣抚使,忠贞侯秦良玉。”

    他稍作沉吟,似乎在组织语言,随即,用一种充满了追忆与赞许的、饱含深情的口吻,缓缓口述道:

    “朕惟,国有干城,方能安享太平。自朕登基以来,内有流寇四起,外有强敌叩关,天下板荡,神州陆沉。每念及此,朕,夜不能寐。”

    “然,黑暗之中,亦有光芒。四川石砫女将军秦良玉,及其亡夫马千乘,两代人,为国尽忠,为民死战。自万历年间,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始,便战功赫赫。后,辽东萨尔浒大败,浑河血战,其兄秦邦屏、其弟秦民屏,皆为国捐躯,马革裹尸!天启年间,京师戒严,秦良玉更是散尽家财,亲率麾下‘白杆兵’,千里勤王,解社稷之危!其忠,可昭日月;其勇,冠绝巾帼!”

    “朕念秦氏一门,忠勇无双,前番所授之‘忠贞侯’,尚不足以彰其殊勋。今,朕意已决!”

    朱由检的声音,陡然变得庄重而又威严:

    “特旨:加封秦良玉为【忠贞公】!食邑三千户,赐铁券丹书,允其世袭罔替!其子马祥麟,忠勇克肖,朕甚爱之,特封【忠勇伯】!另,赏御酒一百坛,黄金一万两,以励其志!”

    从“侯”到“公”,一字之差,天壤之别!这是大明开国以来,对一位女性臣子,从未有过的无上荣耀!

    “朕知‘白杆兵’为天下精锐,然多年征战,兵甲陈旧。特从朕之内帑武库中,调拨神机火铳一千杆,百炼玄甲二千副,着司礼监,即刻押运,送往石 砫,赏予忠贞公,以壮军威!”

    在口述完这些“恩赏”之后,朱由检话锋一转,声音低沉下来,这是只给秦良玉本人的密令。

    “另,密敕忠贞公:西南之地,土司桀骜,人心浮动。朕已命宗室组建开拓军,前往清扫。然,鞭长莫及,恐有变数。特赐尔先斩后奏之权!自即日起,尔可不必等待朝廷命令,相机行事,对四川境内,任何‘不尊号令、阳奉阴违’之土司,行‘讨逆’之权!朕,与你同在!”

    这道密令,等于将整个四川的军事大权,都交到了秦良玉的手中。她,将是皇帝在四川,最信任、也最锋利的刀!

    王承恩用颤抖的手,记下了这道足以震动天下的圣旨。

    朱由检却没有停歇,他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咙,随即,以一种更为冰冷、更为威严的口吻,下达了第二道圣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