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亮了!真的亮了!” 墨家弟子们激动地低声欢呼,有人甚至跪伏在地,对着青铜鼎顶礼膜拜。姜绾却突然僵住,脑海中猛地闪过现代实验室里的画面 —— 林教授传来的陨铁小球测试数据,那些标注着 “A 型血血清” 的实验记录,此刻正与眼前的星图完美重叠。她想起实验室里那台量子显微镜下,A 型血红细胞表面独特的分子结构,与鼎身星纹的几何形状惊人相似。
她快步走到墙角,那里放着一块刻有星图的石板,是之前从殉葬坑带出的复制品。石板表面布满岁月侵蚀的痕迹,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残缺不全。姜绾抬手按在石板上,指尖触到那些凹凸不平的纹路,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工匠的体温。鼎内的星图突然投射出一道光柱,恰好落在石板的 “天市垣” 位置,两者的星点完全吻合。“只有 A 型血能激活完整星图。”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指尖划过石板上的星轨,“这不是偶然,是早就被设计好的密钥。” 她注意到石板边缘刻着半行模糊的铭文,仔细辨认后,发现是 “昆仑之钥,血启星门”。
与此同时,现代实验室的防辐射舱内,林教授正盯着悬浮在磁场中的陨铁小球。小球只有拳头大小,表面布满细密的螺旋纹路,是上周从昆仑墟外围岩层中取出的。实验室的中央空调发出低沉的嗡鸣,混着精密仪器运转的电流声,营造出一种冰冷而紧张的氛围。之前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让它投射出完整的星图,最多只能显现出模糊的光斑,就像隔着毛玻璃看星空。
“姜绾博士,A 型血血清准备好了。” 助手小陈捧着特制的注射器过来,针管里的血清呈淡琥珀色,是经过三次提纯的纯净样本,能最大程度减少杂质对实验的干扰。血清在针管中轻轻晃动,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姜绾点点头,戴上防辐射手套,手套内侧印着量子纠缠的公式,那是他们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她小心翼翼地将注射器对准陨铁小球表面的凹槽 —— 这个凹槽的形状,与古代青铜鼎耳的纹路有着惊人的相似,连内部的螺纹走向都分毫不差。
当血清缓缓注入凹槽的瞬间,实验室里的仪器突然集体发出 “滴滴” 的提示音。原本静止的陨铁小球竟缓缓悬浮起来,表面的螺旋纹路开始发光,像是有电流在里面流淌。紧接着,一道淡蓝色的光柱从球心射出,落在对面的投影幕上,瞬间展开一幅完整的星图 —— 图中 “昆仑墟” 的位置用红光标注,周围的星轨清晰得连细小的分支都能看见,比之前用其他血型测试时,清晰度至少提升了三倍。更令人震惊的是,星图边缘开始浮现出类似古代星象图的注脚,用的却是量子物理的符号。
“成功了!” 小陈兴奋地拍手,连忙调出之前的实验数据对比。屏幕上,用 B 型血和 AB 型血测试时,星图要么只有零星几点光亮,要么被杂乱的光斑覆盖;O 型血稍好一些,能显现出大致轮廓,却始终缺了 “天市垣” 这关键的一部分。只有 A 型血,能让星图完整地呈现出来,连最细微的 “帝座星” 都清晰可见。姜绾注意到,A 型血测试时,实验室的量子钟出现了微妙的时间偏移,仿佛时间在这一刻被扭曲。
姜绾的瞳孔骤然收缩,她猛地想起古代线地穴里的场景 —— 青铜鼎对 A 型血的特殊反应,与眼前陨铁小球的表现几乎一模一样。她快步走到投影幕前,指尖指着星图中 “天市垣” 的位置,那里的红光闪烁频率,与记忆中青铜鼎内星图的光亮节奏完全同步。更诡异的是,她的智能手表突然收到一条来自古代线的加密信息,显示青铜鼎此刻的温度变化曲线,竟与陨铁小球的能量波动完全吻合。
“这种跨时空的一致性,绝不是巧合。” 姜绾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她转头看向林教授,“您还记得齿轮里提取的夏朝基因吗?那些基因片段中,A 型血的抗原标记出现频率极高,几乎是其他血型的两倍。” 她调出基因图谱,用激光笔指着其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对,“这段序列与鼎身星纹的编码方式惊人相似,就像两个平行世界的密码本。”
林教授立刻调出基因数据库,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你是说,夏朝人特意筛选了 A 型血的人,将他们的基因封存在齿轮里?而青铜鼎和陨铁小球,都是需要这种血脉才能激活的‘锁’?” 他的眼镜片反射着电脑屏幕的蓝光,镜片后的眼神透着兴奋与困惑。
“不止是锁。” 姜绾指着投影幕上的昆仑墟坐标,“这是钥匙,能打开通往昆仑墟的大门。古代的青铜鼎指引方向,现代的陨铁小球标注坐标,两者结合,就是完整的导航图。” 她突然想起萧决 —— 他也是 A 型血,之前齿轮粉末与他族人血液的共鸣,或许不只是基因相似那么简单。她调出萧决的基因检测报告,发现他的线粒体 DNA 中存在一段未知的古老序列,与鼎内星图的某种频率完美共振。
而此刻,古代线的地穴里,姜绾正让弟子用陶罐收集鼎内的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