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神豪:开局打赏梦泪媳妇 > 第13章 鬼才?

第13章 鬼才?(1/3)

    《七里香》的持续火爆和《俗人回档》在网文圈的异军突起,让“晨哥”这个名字彻底成为了龙国文化圈的现象级存在。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在短短几个月内,先后在音乐和文学两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这位“横空出世的天才”。报纸、杂志、网络媒体,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关于“晨哥”的新闻。

    “从《童年》到《七里香》,晨哥用三首歌定义龙国乐坛新高度!”

    “《俗人回档》:网文界的一股清流,晨哥用文字温暖千万读者!”

    “音乐文学双开花,晨哥究竟是何方神圣?”

    一时间,“晨哥”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的照片(校庆晚会和MV中的截图)被广泛传播,他的歌曲被大街小巷循环播放,他的小说被无数读者追捧。青藤文化也因此水涨船高,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一跃成为业内瞩目的“潜力股”。

    然而,伴随着鲜花和掌声而来的,往往还有质疑和争议。当一个人的成就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时,各种猜测和质疑便会应运而生。

    首先是音乐圈。一些资深音乐人或明或暗地表达了他们的怀疑。

    “现在的年轻人啊,稍微有点成绩就被捧上天了。” 一位老牌歌手在接受采访时意有所指地说,“音乐是需要沉淀的,不是靠一两首 catchy 的歌就能称‘天才’的。”

    “我也觉得奇怪,” 一位音乐制作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晨哥的三首歌,风格差异极大,《童年》是校园民谣,《海阔天空》是摇滚,《七里香》是中国风,每一首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一个新人,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驾驭这么多种风格?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这些言论很快在网上引起了讨论。

    “楼上说得有道理,我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难道真的有这么天才的人吗?”

    “什么叫不可思议?天才就是天才,普通人当然理解不了!”

    “我觉得可能是有高人指点吧,不然一个新人怎么可能这么厉害?”

    “会不会是哪个大佬的小号啊?故意用新人身份出来玩票?”

    紧接着,网文圈也开始出现类似的声音。《俗人回档》的成功,让一些靠套路文吃饭的作者感到了威胁,也让一些人对杨晨的“创作能力”产生了怀疑。

    “现在的读者口味真是变了,这种平淡如水的文也能火?” 一位写惯了爽文的作者酸溜溜地说。

    “我看这《俗人回档》的文笔,不像新人能写出来的,太成熟了,倒像是哪个老牌作者换了个马甲。”

    “而且你们发现没有?晨哥在音乐圈和网文圈用的是同一个笔名!哪有这么巧的事情?我怀疑这根本就是一个团队在运作,所谓的‘晨哥’只是一个傀儡。”

    这些质疑声,如同乌云一般,开始笼罩在“晨哥”的光环之上。虽然大多数粉丝依然坚定地支持着杨晨,但也有一部分人开始动摇,心里产生了疑惑。

    面对这些质疑,杨晨并非无动于衷。他理解人们的怀疑,毕竟自己的“才华”来得太过突然和猛烈,超出了这个世界的常识。但他无法解释,也不能解释。他只能用作品来回应。

    “晨子,你看网上那些人说的话了吗?简直气死我了!” 张浩拿着手机,气呼呼地找到杨晨,“什么叫团队运作?什么叫傀儡?这明明都是你一个人做的!这些人就是嫉妒你!”

    杨晨正在电脑前修改《俗人回档》的章节,闻言抬起头,神色平静:“浩子,别生气。有人质疑,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或者说,做得太好了,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可是他们也不能凭空污蔑啊!” 张浩还是愤愤不平。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杨晨笑了笑,“与其浪费时间去和他们争论,不如多写点好歌,多写点好文章。作品,才是最好的回应。”

    林薇也打来电话,询问杨晨的想法:“杨晨,网上的那些质疑,你看到了吗?需不需要我们公司出面澄清一下?”

    “不用,” 杨晨果断拒绝,“林薇,你记住,任何解释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苍白的。如果我们去澄清,反而显得心虚。让他们说吧,我们只要继续拿出好作品就行了。”

    林薇沉默了一下,点点头:“我明白了,杨晨。你说得对,我们相信你。”

    放下电话,杨晨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接下来的作品至关重要。他需要用一部更具分量的作品,来彻底堵住那些质疑者的嘴巴,巩固自己“创作鬼才”的标签。

    他把目光投向了诗歌领域。在这个世界,诗歌的地位有些尴尬,既不像音乐那样流行,也不像小说那样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但杨晨知道,诗歌的力量是巨大的,一首好的诗歌,足以震撼人心,引起共鸣。

    他想到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蕴含着现代诗歌的自由,非常适合在这个世界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