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的小感悟,增加了和读者的互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举措让《俗人回档》的人气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读者被它独特的风格所吸引,论坛上关于它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有人称它为“最不像重生文的重生文”,有人说它是“网文界的一股清流”,还有人预言,这本书很可能会开创一个新的流派。
而杨晨自己,也在写作《俗人回档》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乐趣。如果说做音乐是他抒发情感、震撼人心的方式,那么写网文,则是他沉淀内心、讲述故事的途径。他喜欢这种安静地讲述一个普通人生活的感觉,喜欢看到读者因为他的文字而感动、而思考。
这天晚上,杨晨写完当天的章节,伸了个懒腰。张浩凑过来看了看,惊讶地说:“晨子,你这书现在收藏都快一万了!评论也好多!真有你的啊!”
杨晨笑了笑:“说了让你别急嘛。”
“行,算你牛逼,” 张浩竖起大拇指,“不过话说回来,你这书确实和别的不一样,看着挺舒服的。就是吧,没什么大起大落,不像我看的那些书,爽点密集。”
“浩子,” 杨晨看着他,认真地说,“爽点密集的书就像快餐,吃多了会腻。而《俗人回档》这样的书,更像是家常菜,可能不惊艳,但吃着舒服,有营养。这个世界,不仅需要快餐,也需要家常菜。”
张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哦,这样啊。不过说真的,晨子,你到底还有多少本事啊?唱歌、写歌、写诗(杨晨之前在朋友圈发过《再别康桥》),现在又写网文,而且还写得这么好,你是不是偷偷报了什么‘天才培训班’啊?”
杨晨哈哈一笑,没有回答。他看向窗外,蓝星的夜空依旧璀璨。他知道,在音乐和文学的道路上,他才刚刚起步。《俗人回档》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他要用自己的笔,在这个世界的网络文学领域,写下更多不一样的故事,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而随着《俗人回档》的日益火爆,杨晨在网文圈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这不仅为他带来了可观的稿费收入,也让他在蓝星的文化版图上,又落下了一颗重要的棋子。他的“文抄公”之路,正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