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紫宸殿。
隆武帝,正满面红光地看着手中的捷报,龙颜大悦。
“林笑,赵泓,赵钰,朕的冠军侯,朕的皇子,朕的好皇侄,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为我大夏,拿下了整个川滇两地!”
“南唐,自此彻底覆灭!我大夏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殿下,文武百官,齐声祝贺。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此乃天佑我大夏,陛下洪福齐天!”
整个朝堂,都沉浸在一片胜利的喜悦之中。
眼看一统天下的大业即将达成,所有人都与有荣焉。
然而,就在这欢庆的氛围中,以太傅王博为首的一众文官,虽然也跟着道贺,但脸上却隐隐带着一丝忧虑。
在他们看来,仗打得太快,太顺,未必是好事。
这意味着武将的功劳太大了。
尤其是林笑,年纪轻轻,便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将来恐怕会尾大不掉,威胁皇权。
王博正准备出列,说几句场面话,来平衡一下朝堂的气氛。
殿外一名内侍,便高举着一封奏折,快步跑了进来。
“报——”
“蜀都八百里加急!冠军侯奏折到!”
哦?
隆武帝眉毛一挑,心中有些好奇。
仗都打完了,林笑这小子,又有什么要事,需要动用八百里加急?
“呈上来!”
内侍恭敬地将奏折递上。
隆武帝展开奏折,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他脸上的表情,变得古怪起来。
嘴角忍不住向上扬起,眼中更是充满了笑意。
当他看到林笑“斗胆举荐”的那一串名单时,他终于忍不住,低声笑了出来。
“呵呵……这个林笑……”
“这个滑头!”
隆武帝是什么人?
他能从一介皇子,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脱颖而出,登上皇位,心智何等了得。
他一眼就看穿了林笑的真实意图。
这哪里是举荐?
这分明是借着“教化万民”的由头,要把朝堂上那帮最碍事,最喜欢和他唱反调的腐儒们,打包发配到南疆去啊!
偏偏,他还把话说得冠冕堂皇,让人根本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什么“千年未有之功业”,什么“考验忠心与风骨之良机”。
这高帽子一戴,谁敢说不去?
谁说不去,谁就是不忠,谁就是没风骨,谁就是没担当!
“好!好一个林笑!”隆武帝在心中暗赞。
这小子,玩起朝堂权术来,也是一把好手!
而且,这一招,正好也挠到了隆武帝的痒处。
王博这帮老臣,虽然忠心,但思想太过僵化保守,很多时候,确实碍手碍脚。
把他们远远地打发出去,眼不见心不烦。
既能让林笑满意,又能让朝堂清净一些,简直是一举两得!
隆武帝心中有了决断。
他清了清嗓子,将奏折高高举起,对着满朝文武说道:“诸位爱卿,都静一静!”
“冠军侯刚刚上了一道奏折,言辞恳切,朕心,甚慰啊!”
他故意将“甚慰”两个字,说得特别重。
“林爱卿在奏折中说,川滇虽平,但民心未附。当地百姓愚昧野蛮,急需王化教导。”
“他恳请朕,能派遣朝中最有德行,最有学问的贤臣,前往川滇,担负起教化万民的重任!”
“林爱卿说,此乃利在千秋的伟业,是考验我大夏臣子风骨的时刻!”
殿下的官员们听着,纷纷点头,觉得林笑此举,深明大义。
王博捋着胡须,脸上也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孺子可教也。
看来这林笑,没忘记曾夫子的教导,还是可以争取的。
然而,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只听隆武帝继续朗声说道:“林爱卿还为朕,举荐了几位最合适的人选!”
“他首推的,便是我大夏的文坛泰斗,百官楷模,太傅王博大人!”
王博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什么?”
“林爱卿说,太傅学究天人,德高望重,由您出任川府教化使,必能让蜀地百姓,沐浴天恩,心向王化!”
王博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去……去川府?
那个到处是山,到处是蛮夷的地方?
他这把老骨头,去了还能回得来吗?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隆武帝又念出了第二个名字。
“还有礼部尚书,李德裕!林爱卿说,李大人你最懂礼法,可为滇南宣慰使,去教导那些信奉鬼神的蛮人,何为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