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该回去休息了。\"王承恩轻声劝道。
崇祯摇摇头,目光依然凝视着远方:\"朕怎能安睡?边关将士正在浴血奋战,朕若安然入睡,如何对得起他们?\"
王承恩叹了口气:\"陛下保重龙体,才是对大明最大的负责。\"
崇祯苦笑一声:\"朕知道。只是...朕刚刚平定了西北,以为可以喘口气,没想到又面临这样的危机。\"
\"陛下不必自责。后金此举,是他们蓄谋已久的阴谋。\"
崇祯的眼神变得锐利:\"不,这是朕的失策!朕太过专注于西北,忽视了辽东。皇太极这个老狐狸,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远处,又一处烽火亮起,照亮了半边天空。
崇祯握紧了拳头:\"大伴,传令下去,明日一早,朕要亲自登城巡视防务!\"
\"陛下!这太危险了!\"王承恩惊呼。
\"危险?\"崇祯冷笑一声,\"朕的将士们正在前线出生入死,朕难道连这点危险都不敢冒吗?\"
次日清晨,德胜门城楼。
崇祯身着一袭戎装,腰间佩剑,在秦翼明和一队御前侍卫的护卫下,登上了城楼。
城下,数千名正在加固城防的民夫和士兵看到皇帝亲临,顿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吾皇万岁!\"
\"大明万岁!\"
崇祯向众人挥手致意,然后转向城防指挥官:\"城防如何?\"
\"回禀陛下,我们已经加固了所有薄弱环节,挖深了护城河,在城外布置了大量鹿角和陷阱。\"指挥官恭敬地回答。
崇祯点点头:\"火炮准备得如何?\"
\"回禀陛下,各城门已经部署了改良型虎蹲炮和红夷大炮,足以压制敌军的攻城器械。\"
崇祯走到一门火炮旁,抚摸着冰冷的炮身:\"这是新式火炮?\"
一名炮手连忙上前:\"回禀陛下,这是军械总局新制的'震天雷'炮,使用颗粒火药,射程比普通虎蹲炮远一倍!\"
\"好!\"崇祯赞许地点点头,\"你叫什么名字?\"
炮手激动得脸都红了:\"小...小人叫王大壮,是顺天府人。\"
\"王大壮,朕记住你了。\"崇祯拍了拍他的肩膀,\"守好这门炮,每杀一个敌人,就是为大明立一功!\"
\"小人必不负陛下厚望!\"王大壮激动得热泪盈眶。
崇祯继续沿着城墙巡视,不时停下来与守城将士交谈,询问他们的家乡、参军年限,或者检查防御设施。
\"陛下,您看那边。\"秦翼明突然指向远方。
崇祯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北方尘土飞扬,一支庞大的军队正缓缓向京城逼近。
\"来了...\"崇祯低声说道,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
城下,一名八旗将领策马上前,高声喊道:\"明国皇帝听着!我大金皇太极有令:投降者不杀!若敢抵抗,屠城灭族!\"
城墙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向崇祯。
崇祯冷笑一声,大步走到城墙边缘,厉声喝道:\"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大明天子宁死不屈!要战便战,何须多言!\"
\"好!\"城墙上的将士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八旗将领脸色铁青,转身离去。
崇祯转向城防指挥官:\"传令下去,准备迎战!\"
皇宫,文华殿。
\"陛下,孙传庭已经接到诏书,正率主力星夜回援。但最快也要十天才能抵达京师。\"王承胤跪地禀报。
崇祯沉思片刻:\"十天...我们必须坚守十天。\"
\"陛下,臣有一计。\"宋应星上前一步。
\"说!\"
\"臣与军械总局日夜赶工,已经制造出一批'猛火油柜'和'轰天雷'。这些武器虽然简陋,但用于守城,当有奇效。\"
崇祯眼前一亮:\"详细说说。\"
宋应星展开一张图纸:\"'猛火油柜'是将特制的猛火油装入陶罐,点燃后从城头投下,可焚烧敌军的攻城器械。'轰天雷'则是一种小型爆炸装置,威力足以炸毁云梯和小型攻城锤。\"
\"好!立刻分发到各个城门!\"崇祯拍案决定。
这时,一名内侍慌张地跑进来:\"陛下!大事不好!江南传来消息,有些地方官员和士绅趁机煽动百姓,说什么'京师不保,朝廷将亡',民心大乱!\"
崇祯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这些乱臣贼子!\"
徐光祚连忙道:\"陛下息怒!臣以为应立刻派钦差大臣前往江南,安抚民心,严惩煽动者!\"
崇祯冷冷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