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 > 第139章 辽东惊变!狼烟再起!

第139章 辽东惊变!狼烟再起!(2/3)

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中的茶碗\"啪\"地一声掉在地上。

    \"怎么可能?他们不是刚在松山吃了败仗吗?\"

    \"大人,是真的!后金八旗倾巢而出,还裹挟了大批蒙古骑兵和朝鲜仆从军。他们分兵两路,一路直扑山海关,一路从蓟镇方向绕道!\"

    祖大寿猛地站起身,额头上冷汗直冒:\"快!立刻点起烽火,向京师告急!传令下去,全城戒严,准备死守!\"

    \"大人,我们只有五千兵马,如何抵挡十万大军?\"一名参将颤声问道。

    祖大寿咬牙切齿:\"怕什么?宁远城高墙厚,粮草充足。我们只需坚守十天半月,等朝廷援军到来!\"

    \"可是...\"

    \"没有可是!\"祖大寿厉声打断,\"传我军令,谁敢言降,立斩不赦!\"

    与此同时,蓟镇一线。

    \"轰!\"一声巨响,城墙上炸开一朵血花,几名明军士兵被炮弹直接命中,残肢断臂飞溅。

    \"该死!他们竟有红夷大炮!\"总兵吴襄怒吼道,\"弓箭手准备!\"

    城下,数千八旗骑兵如潮水般涌来,呐喊声震天动地。

    \"放!\"

    一排排箭矢如雨般射出,但在铁骑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八旗勇士举着盾牌,冒着箭雨冲到城下,架起云梯。

    \"滚木擂石准备!\"吴襄声嘶力竭地喊道。

    城墙上,明军士兵奋力推动巨大的木头和石块,砸向攀爬云梯的敌军。惨叫声此起彼伏,但更多的八旗兵继续前仆后继地冲上来。

    \"大人,东门告急!敌军已经攻上城头!\"一名传令兵慌张地报告。

    吴襄面如死灰:\"传令,所有预备队立刻增援东门!\"

    他转身对身边的亲兵说:\"你,立刻骑最快的马,带着我的奏报,突围去京师!告诉皇上,蓟镇危在旦夕,请速派援军!\"

    亲兵接过血书,单膝跪地:\"末将必死也要把奏报送到皇上手中!\"

    京师,崇祯皇帝正在御花园中欣赏新栽种的梅花,心情难得轻松。西北大捷的喜讯让整个京城沉浸在欢乐之中。

    \"陛下!\"方正化匆匆赶来,脸色凝重。

    崇祯眉头一皱:\"何事如此慌张?\"

    \"边关急报!后金大举入侵,八旗主力倾巢而出,直扑京师!\"

    \"什么?!\"崇祯手中的茶盏\"啪\"地摔在地上,茶水溅了一地,\"怎么会这样?他们怎么敢?!\"

    方正化递上一份血迹斑斑的奏报:\"辽东、蓟镇、宣府多处告急,后金此次来势汹汹,意在必得!\"

    崇祯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双手微微颤抖。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立刻召集内阁大臣和兵部尚书,在文华殿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遵旨!\"

    崇祯转身快步走向文华殿,心中思绪万千:\"皇太极,你好大的胆子!趁我大明刚平定内乱之际来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文华殿内,气氛凝重如铁。

    \"陛下,臣以为应立刻调集京营全部兵力,死守京师!\"兵部尚书王承胤跪地奏道。

    \"不够!京营能战之兵不过三万,如何抵挡八旗十万大军?\"内阁首辅徐光祚忧心忡忡。

    \"那依首辅之见,该如何应对?\"崇祯冷冷地问。

    徐光祚犹豫了一下:\"臣以为...或可遣使议和,以缓兵之计...\"

    \"住口!\"崇祯猛地拍案而起,\"大敌当前,竟敢言和?!朕宁可战死社稷,也绝不屈膝求和!\"

    殿内鸦雀无声,众臣噤若寒蝉。

    崇祯环视众臣:\"传朕旨意,立刻下诏孙传庭,命其率西北主力火速回援京师!同时,京城全面戒严,九门紧闭,所有适龄男丁全部上城防守!\"

    \"陛下英明!\"众臣齐声应和。

    崇祯转向王承胤:\"王卿,立刻派出最精锐的骑兵,日夜兼程送诏书给孙传庭!另外,征调周边各卫所兵马入京,加强防御!\"

    \"遵旨!\"

    崇祯的目光变得坚定而锐利:\"诸位爱卿,朕已决心与京师共存亡!若有不愿留京者,现在就可以离去,朕绝不怪罪!\"

    殿内一片寂静,无人应声。

    崇祯冷笑一声:\"很好!那就让我们共同面对这场生死存亡的危机吧!\"

    京城外,一名血迹斑斑的信使策马狂奔,身后是追击的八旗骑兵。

    \"杀!\"一支箭矢呼啸而至,正中信使后背。

    信使闷哼一声,却咬紧牙关,继续向前冲去。又是几支箭矢射来,他的身体摇晃了几下,却依然紧紧抱住马颈,向京城方向疾驰。

    \"给我追!不能让他进城!\"后方传来满语的怒吼。

    信使的视线已经模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