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 > 第110章 密诏返京,风暴将至

第110章 密诏返京,风暴将至(1/2)

    深夜,御书房内灯火通明。

    崇祯站在一张巨大的江南地图前,眉头紧锁。方正化、毕自严和几名心腹大臣站在一旁,神情凝重。

    \"情况越来越严重了。\"崇祯指着地图上的几个标记点说,\"这些地方的皇家票号分号,都遭到了挤兑;这些地方的官仓,粮食征调遇到阻碍;这些地方的新政推行,几乎寸步难行。\"

    \"陛下,江南士绅的反抗确实越来越公开化了。\"毕自严忧心忡忡地说,\"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对抗朝廷,还在暗中勾结地方官员,甚至有传言说他们在联络一些不满朝廷的勋贵。\"

    \"哼,这些人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方正化冷笑道,\"陛下,臣以为,是时候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了!\"

    \"朕也是这么想的。\"崇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单纯的防守和局部反击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采取更果断、更彻底的手段!\"

    \"陛下有何妙计?\"毕自严问道。

    崇祯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踱步至窗前,望着夜空中的繁星:\"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朕这三年来的改革,成效如何?\"

    众臣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陛下,改革之路本就艰难。\"毕自严小心地说,\"虽有阻力,但也取得了不少成就。比如军队整顿、科技发展、币制改革...\"

    \"但还远远不够!\"崇祯打断道,\"朕登基三年,天灾不断,内忧外患,改革举步维艰。若再这样下去,大明危矣!\"

    \"陛下言重了。\"方正化劝道,\"正是因为有陛下励精图治,大明才没有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不,朕必须承认现实。\"崇祯转身面对众臣,\"朕的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尤其是江南士绅集团。他们表面上恭顺,实则暗中使绊子。现在,他们甚至公开对抗朝廷!这是朕绝对不能容忍的!\"

    \"那陛下准备如何应对?\"毕自严问。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对江南采取'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外科手术式?\"众臣不解。

    \"就是精准打击那些跳得最欢、阻挠新政最积极的'首恶'分子!\"崇祯解释道,\"不是大规模的'血洗',而是有针对性的'清除'。\"

    \"此计甚妙!\"方正化眼前一亮,\"既能震慑反对势力,又不会引起大规模动荡。\"

    \"但需要精锐部队执行。\"崇祯沉思道,\"京营虽有精兵,但恐怕不够可靠。\"

    \"那用谁呢?\"毕自严问。

    崇祯目光一凝:\"孙传庭!\"

    \"孙传庭?\"众臣惊讶,\"他不是在西北前线吗?\"

    \"正是因为他在前线,才更可靠。\"崇祯解释,\"他的'秦军',是经过血战考验的精锐,忠诚可靠。而且,江南士绅不会想到朕会从千里之外调兵遣将。\"

    \"但西北战事正紧,调兵会不会影响战局?\"有大臣担忧地问。

    \"朕不会全调,只需一支精锐小队,由一名绝对可靠的副将率领。\"崇祯胸有成竹地说,\"以'押送军需'或'秘密轮换'为名,悄悄返回京畿,听候密令。\"

    \"此计可行!\"方正化赞同,\"但需绝对保密,否则一旦走漏风声,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崇祯点头,\"这就是为什么朕只召集你们几人密议。此事除在场诸位,不得有第三人知晓!\"

    \"臣等明白!\"众臣齐声应道。

    \"好,那就这么定了。\"崇祯走到书案前,取出一张特制的黄绢,亲自提笔写下密诏:\"朕即刻派最信任的锦衣卫,星夜赶往西北,将密诏交给孙传庭。\"

    写完密诏,崇祯亲自封印,交给方正化:\"此诏只许孙传庭一人拆阅,任何人不得窥视。\"

    \"遵旨!\"方正化恭敬接过。

    \"另外,\"崇祯继续道,\"厂卫要加强对江南主要目标的渗透和情报搜集,锁定关键人物和证据。朕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

    \"臣遵旨!\"方正化领命。

    \"毕爱卿,\"崇祯转向毕自严,\"皇家票号那边要稳住,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不能让它倒闭。朕会从内帑调拨黄金白银支援。\"

    \"臣遵旨!\"毕自严应道,\"臣已有应对之策,定不负陛下所托。\"

    \"很好。\"崇祯满意地点头,\"诸位爱卿,一场风暴即将来临,朕需要你们的全力支持!\"

    \"臣等誓死追随陛下!\"众臣齐声高呼。

    散会后,方正化留了下来。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他低声问道,\"若孙传庭派兵回京,他们到了后,具体要做什么?\"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冷峻:\"到时你自会知晓。现在,你只需确保密诏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