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潮水要退了。\"学徒阿福提着木桶走来,打断了孟广的思绪。
孟广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蓑衣:\"准备出海,今日要去试那新制的测水罗盘。\"
渔村的造船工坊里,孟广的双手在木料间翻飞,凿子与刨子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这艘即将完工的楼船名为\"青龙号\",是村中百年未有的大工程。传闻此船将远航至扶桑国,开辟新的商路。然而只有孟广知道,这艘船承载着更沉重的使命。
七日前,孟氏宗祠的族老们将祖传的《水部秘录》交到了他手中。泛黄的竹简上记载着一段被朝廷抹去的往事:汉武帝年间,东南沿海曾有一种名为\"海凫\"的巨型战船,可载三百石粮草,日行千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船只的龙骨并非木制,而是取自一种名为\"潜龙\"的海中巨兽脊骨。
\"孟师傅!\"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孟广的回忆。门外站着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正是东海郡守派来的使者,\"郡守大人命你三日后启程,押送十船物资前往辽东,半月内必须抵达。\"
孟广眉头微皱。辽东距离东海郡千里之遥,寻常商船往返至少需要一个月。更奇怪的是,使者带来的诏书中并未提及具体货物内容,只说是\"军国重器\"。
\"敢问大人,所运何物?\"
使者神色凝重:\"这是朝廷机密,你只需驾驶'青龙号'前往即可。记住,途中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可偏离航线。\"
夜深人静,孟广点燃油灯,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祖传的《水部秘录》。竹简上的文字古奥难懂,但其中一段却让他心跳加速:
\"潜龙龙骨,千年一生。其骨坚逾精铁,轻若浮木。取之者必遭龙怨,用之者当承天命。武帝年间,东莱郡造船师郑和得海凫遗骨,造楼船三十艘,东航至亶洲,得长生仙草而归。后遭天谴,船队尽没于怒涛之中...\"
窗外雷声轰鸣,一道闪电照亮了孟广手中的竹简。他忽然注意到,竹简背面似乎用朱砂绘制着一幅地图,标记着几个陌生的地名:亶洲、扶桑、归墟...
\"师父,您说过,我爷爷曾经参与过'龙骨计划'吗?\"孟广忽然想起了什么,转头问道。
老木匠正在角落里雕刻着船头的装饰,闻言手上一颤,刻刀在木料上划出一道深深的痕迹:\"有些事,知道得越少,活得越久。\"
三日后,\"青龙号\"驶离了东海港。这是一艘长三十丈、宽八丈的巨型楼船,共有三层甲板,可载三百石粮草和两百名水手。更令人惊叹的是,它的龙骨并非寻常松木,而是一种深褐色的硬木,表面布满了奇特的纹路,仿佛某种古老的符文。
\"师父,这龙骨是从哪里来的?\"阿福好奇地问。
孟广避开徒弟的目光:\"祖上传下来的。去把测水罗盘拿来,我们得重新校准航向。\"
罗盘是孟广的得意之作,盘面镶嵌着七颗夜明珠,指针竟是用磁石磨制而成。然而当罗盘放在龙骨之上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指针疯狂旋转,最终指向了东南方向的一片海域,那里正是传说中的\"归墟\"所在。
\"师父,罗盘坏了?\"阿福疑惑地看着疯狂转动的指针。
孟广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落在远处的海面上。夕阳西下,海面泛起诡异的波纹,仿佛有什么巨大的生物在水下游动。一阵冷风吹过,孟广突然感到一阵心悸,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注视着他们。
入夜后,海面异常平静。孟广独自站在船头,望着满天繁星。按照《水部秘录》的记载,今夜应该是\"龙抬头\"之时,也是与海底潜龙沟通的最佳时机。
\"孟师傅,您听说过'龙骨劫'吗?\"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孟广转身,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阴影中。老者自称徐福,是朝廷派来协助此次航行的方士。
\"千年前,秦始皇曾派人寻找长生不老药,徐福东渡,带走了三千童男童女和无数工匠。\"老者神秘地笑着,\"他们乘坐的,就是用潜龙龙骨打造的'海凫'船。\"
孟广心中一震:\"您是说...\"
\"每一艘'海凫'船都需要一位造船师的灵魂作为祭品。\"徐福的声音低沉而冰冷,\"孟家的诅咒,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就在这时,海面突然剧烈翻腾,一个巨大的漩涡出现在船尾方向。船身剧烈摇晃,罗盘指针再次疯狂旋转。
\"快掌舵!\"孟广大喊,冲向舵轮。
然而为时已晚,\"青龙号\"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缓缓驶向漩涡中心。甲板上的水手